| 吴翼民 文 |
动物间的争端无处不在,只要打开电视中“自然传奇”等节目,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争端令人眼花缭乱,为争夺领地、为争夺食物、为争夺配偶……利益所及,必生激烈争端。
看多了动物间的争夺战,总以为植物间不大会有那种殊死的争斗吧,非也,最近我在浙江长兴农家乐休闲时,就惊异地发现了植物争斗的情景——
众所周知,浙江山水俱胜,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地处苏浙交界地的长兴县尤其如此,山不高而葱茏,水开阔而清冽,是天目山的余脉和太湖一湾的最佳组合,因山辉川媚又邻近都市,所以格外受到宠爱。我就不下十次来过这里休闲度假,爱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爱这里的美菜美饭美人情,自然更爱此间四合的山上翠竹和松柏。每次到这里,最爱不过的是站阳台四眺及清晨和傍晚在山道散步。
我熟悉这里的一楼一亭、一草一木、一鸡一鸭……对阳台对面山坡上的格局,更是了如指掌。满山坡的竹子,中间夹着一片松树,竹子呈浅绿色,松树呈深绿色,真是界线清晰、泾渭分明,像一块调色板,然而这样的色块也在变异着,时而深绿扩张一点,时而浅绿拓展一点,也许别人不大在意,可我站在农家乐阳台上会注意这样细微的变化,也感觉得到竹和树在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争斗中。
隔数年后今番再来这里休闲,我蓦地发现原本胶着的格局起了很大变化——竹子高歌挺进,松树则步步退缩,可怜那一片松树只剩下一丁点儿地盘啦。我带着疑问,问当地的老乡,何以松树被竹子逼得地盘越来越小。老乡说,这是常有之事,起始人们在山坡上既种树又植竹,期望竹茂树盛。当它们稀少时,尚能和平共处,一旦到了繁衍丰茂后,便开始争夺起生存空间哩,一度树占了上风,竹便略略退让,然而归根到底竹子家族的势力范围厉害,尤其是人们相对更青睐竹子,毕竟竹子的用途比松树的效应要大得多——竹笋可食而风行,竹器可用而热门,于是对竹子的护理要地道得多,再加上竹子繁衍的能力特强、速度特快,真是“新竹恨不高千尺”,齐刷刷地耸立云天争夺阳光,于是乎竹子始终呈现强势,那地下的竹鞭到处扩张,终于一口一口吞噬着树的地盘。我看到的竹进树退的格局便出现啦。
由山间竹树争锋,联想到其他植物间的争斗也比比皆是呀,比方常识中的大树底下长不旺青草、稻田里稗草一多稻子就瘦弱就是实例。那么作为一个社会人,难道不该从竹树争端中悟得些道理么?那就是必须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才能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当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不该无端膨胀自我,而应该有序地参与竞争,像山上竹子那样,不断用自己的修长躯干和碧翠形貌,去扮美丰富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