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全 文 |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无论是认识外部事物,还是和人打交道,你有顺心的时候,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些人你喜欢,有些人你讨厌,你会快乐或者痛苦。人带着感情生活,有好恶,有喜怒哀乐,在我看来这都是财富。如果说心灵是一本账簿,那么,对于这本账簿来说,没有支出,全是收入。
在生活中,我也常有情感的波动。我会遇到我特别讨厌的人,那时候真是很愤怒,世界上怎么有这样的人,觉得无法忍受。可是,世界上有各种的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改变不了,你也不屑和他在同一个层面上较量。怎么办呢?我就翻开日记,把这种人的嘴脸描绘一通,作一番分析,这样心里就好过多了。
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使我从纠结的具体事情中跳出来,我的心就平静了。我把自己当作一个认识者,把他当作认识的对象,当作一个标本,来解剖人性,认识社会,这样就把一个不快的经历变成了我的财富。
我很早就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要把我的外部经历,转化成内在的财富。怎么转化呢?主要就通过写日记。纯粹外部的经历,你是留不住的,但你是带着感情去经历的,内心会有感受,你要珍惜这种内心的感受,不让它轻易流逝,这样也就是以某种方式留住了经历。
别人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我总说是从2000年后开始的。那时,我美丽的家乡被拆迁了,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就开始写河塘、石桥、和尚堂,老街、老屋、老邻居,挖掘那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传奇的史存故事。
一开始文笔挺幼稚的,只是凭记忆直录,写得具体细腻。我自己做了一个小本子,列出几十个题目,抽空一篇篇成文。几年下来就出了集子《城北旧事》《琴声悠悠》《心念永恒》。
后来回顾,我发现是这样的:除了内容,我还必须在文本中渗入思想,将作文写作,提高到文学创作,开拓写作新视野和新领域。而且,我意识到我每天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外部生活是会流逝的,我一定要用某种方式把它留住,于是就写日记。通过日记,我的确留住了生活中很多很多好的滋味。
那天一早,不吃早饭就去医院复查身体,因为验血需要空腹;为了少跑一趟医院,又要等待血验出报告看结果。半天时间在医院里,遇见了久未谋面的老同学、老同事、老领导,聊聊天叙叙情,不亦乐乎。回家老伴见我又打开电脑,嘱咐不要写日志了,就休一天吧,但我还是敲起了键盘,因为我喜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