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锡教风采

积极德育, 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

梁溪区中小学这样做……

  积极德育是近年来中小学德育转型中提出的教育创新项目,是以发现和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为出发点,以让学生在积极的行动中获得积极体验为关键,以培养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德性与积极人格品质为导向的学校德育。今年4月,将举行第七届无锡市中小学积极德育研讨会,总结和推广我市积极德育研究实践成果。自开展积极德育研究探索以来,梁溪区各中小学校通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色课程、构建家校社合作机制等方式将积极德育贯穿在教学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实践成果。

  广勤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贾燕燕告诉记者,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两名心理委员。“他们每周都会在主动发展日参与培训,学习观察、倾听、沟通等技巧。经过培训的他们会关注班里同学的心理状态,帮助同学调整情绪。如果发现难以解决的状况,也可以及时请老师干预疏导。”“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我决心要做更好的自己。”沁园实验小学王嘉琪回顾自己当上榜样升旗手的过程,最感谢的是周围人对她的激励。学校一直以来通过他励、互励、自励三个维度开展“激励教育”,在发现他人优点的同时,也为自己寻找向上的目标。

  今年植树节,南长街小学开辟了“半亩田园”,让学生在种植中学习劳动的方法与技巧。梨庄实验小学每个学生有一本活页“课程活动手册”,每次活动后学生会把自己的活动照片、参与感想通过粘贴、书写加入手册中。该校副校长吴仲烨介绍:“每一页最后都有一个评价表,学生可以邀请同学、老师、家长对自己进行评价,发现他人眼中的自己,促进更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金星中学为学生提供了“我是明星”志愿服务、“未来星”职业体验等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还有连元街小学的“慧玩”课程、扬名中心小学的“红领巾手拉手”系列活动,都让学生在参与中收获成长。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五爱小学学校公众号上开辟了“亲子时光”专栏,一个个真实且富含教育智慧的故事,为许多家长提供了借鉴的方法。学校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形式,从开设德育特色栏目“护生讲堂”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到每周家长义工进校园协助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每一次的探索实践都让家校之间形成双向良性互动。除了家校合作,梁溪区还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德育工作。三面环河的刘潭实验学校和黄巷街道携手开展“我是河长,我寻河”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力量,通过河水取样、寻找污染源等活动,将珍惜并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积极德育正在逐步成为学校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生长点。无论是优化心理激励、改善评价方式,还是挖掘劳动教育,拓展家长课堂,都是致力于挖掘学生内在积极品质、激发学生积极生长的力量。期待每一个孩子在亲切、无痕的积极实践体验中绽放生命的光彩!

  (徐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