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法官,事情办妥了,我们也和好了,谢谢您!”从贵州来到宜兴的胡某带着小女儿不断向法官表示感谢。日前,宜兴法院经济开发区法庭副庭长王艳通过电话和微信,多次协调,化解了一起亲人之间的遗产纠纷。
陆某多年前娶了来自贵州的胡某,两人共同生育了一双女儿。2019年起,陆某患病长期住院治疗,期间一直由他的两个妹妹在病床前照料。为感谢自己的妹妹,陆某在过世前办理了遗赠公证,将其在宜兴的一套房屋属于自己的份额赠予了两个妹妹。陆某过世后,为了这套房屋,争执不断,陆某的两个妹妹最终将嫂子和两个侄女诉至法院。案件立案后,主审法官王艳发现,这是一起家庭成员间的纠纷,三名被告都远在贵州。于是她先通过电话与双方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原来,之所以双方发生矛盾,根源还在于两位妹妹对嫂子在哥哥病重期间一直未能给予照料的事耿耿于怀,心中多有不满。胡某因生病在住院治疗,暂时无法到宜兴参加开庭等诉讼。
王艳决定先进行庭前调解。考虑到被告远在贵州,王艳通过电话、微信方式,反复与双方当事人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和亲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调解方案。在王艳苦口婆心的调解下,双方终于放下成见,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不久前,胡某身体康复后就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宜兴,与两个小姑子和解并协助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