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一场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北方大地,4月25日,大范围沙尘天气再次影响我国多地,5月6日,多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今年沙尘天气为什么一轮接一轮?未来是否会成为常态?
为何感觉今年沙尘暴更频繁?
我国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其次为秋季,夏季最少。春季(3-5月)发生的沙尘天气次数,占到全年的77.5%。其中,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
总体来说,今春蒙古国以及我国内蒙古一带2月中下旬以来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另外,3月以来,气旋活动明显增多,且气旋及其后部冷空气活动路径正面影响华北地区,从沙源地到华北距离短,因此大家感觉今年沙尘多、强度大,且几乎每次沙尘均给京津冀带来明显影响。
从6日0至8时北方地区云微物理遥感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北方地区受到大范围沙尘影响,6日8时,沙尘前锋已传输至京津冀西北部上空。6日9时许,大风、沙尘已抵达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并在当日11时左右,自西北向东南影响北京。
未来沙尘天气会成为常态吗?
沙尘天气其实是春季的一种正常天气现象,它的多寡和具体的天气系统以及下垫面等情况相关。全球气候变暖后温度升高、降水减少,会加速荒漠化发展,沙尘也会增多。
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比例也整体呈下降趋势,高度和极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48.1% 降至2019年的41.9%,平均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轻度和不易起沙尘的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30.3%上升至2019年的39.6%,我国北方地区高度和极易起沙尘的土地正逐渐向中度、轻度和不易起沙尘过渡,植被防风固沙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研究表明,1961年以来,我国沙尘天气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0年以来沙尘过程的逐年分布可以看到,近年沙尘呈减弱趋势。
然而,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