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惠山区惠利路与中惠大道交叉口附近,一台连接河道的新设备引起了居民兴趣。据了解,这台叫做“河道水体模块化净水装置”的新机器是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引进的治水利器,专门用于改善河道水质指标。它可随时移动也可就地使用,解决了传统设备“庞大、沉重、不易移动”等痛点,将在治理水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巷上浜是锡北运河主要支浜之一,河道北起惠山大道,南至锡北运河,全长1.9公里,流经华府庄园,其中中惠大道段长550米。惠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每当提起这条河,河道周边居民都会吐槽一番,因为在2019年它还属黑臭河道。
河道清淤、驳岸修复、新建引流泵站、水生态修复……为全面消除黑臭河道、提升河道水质,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了全面治理手段,大巷上浜河道水质和河流面貌得到改善与提升。在大巷上浜(中惠大道段),河畔微风习习、河水碧波荡漾,这里成了周边居民乘凉散步休闲的好地方。上马的新型治水利器,将为大巷上浜长期水质改善保驾护航,也为其他河道的治理提供了新选择。
无锡青檀生态修复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郭浩早晨准时打开“河道水体模块化净水装置”大门,在控制面板上轻按几下,设备显示运行正常,正按照5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能力运行。郭浩表示,该新型设备具有机动能力高、体积小、适应性强、处理速度快、处理费用低等优点,且能在复杂场地条件下灵活投入使用。该设备每天可以处理500吨水,进水水质达地表水V类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可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进水水质在劣V类至轻度黑臭之间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可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V类标准。
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河长办工作人员苗江春说,河道治理需因河施策,坚持生态优先、安全为本原则。“河道水体模块化净水装置”在惠山区为首次使用,突破传统的治河模式,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打造工程中将发挥大作用。
(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