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看无锡

“人到最后总还能做点对国家有意义的事”

八旬老党员重病期间捐献遗体

  本报讯(晚报记者 陶洁) “我已卧病在床40多天,希望在自己走后能捐献遗体给医学院,后事一切从简……”近日,80岁的老党员、退伍军人沈富元委托儿子联系当地的红十字会,表达了捐献遗体的心愿。

  住在锡山区中医院的老人因癌症晚期发生转移已无法自主进食和喝水,体重从入院前的120多斤降至不到90斤。老人的大儿子沈东标是当地怀仁高中的数学老师,父亲入院的这段时间,都是他请假陪伴在侧,一天要为父亲换洗数十次毛巾,他母亲也因重病在另一家医院住院治疗。

  每天通过清水擦脸和新鲜黄瓜贴片来缓解身体缺水的不适,是这位老人无奈的“享受”。“我在想,人到最后总还能做点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我走后不要设灵堂,不要办仪式,通过捐献遗体来实现绿色殡葬、移风易俗。”病情的恶化让这名思路和语言表达都异常清晰的老人冷静思考起自己的“告别仪式”,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就先和身边的儿子沈东标商量。“几天前第一次听到父亲提出这个想法时很惊讶,父亲是一名老兵,一生清贫节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平时说一不二。和其他家人表达了这个想法后,大家都很支持,这两天一直催我尽快去联系和落实。”在沈东标和弟弟看来,有些亲友不太理解这种做法,但顺从父亲的想法,就是孝道。

  据悉,出生于1942年的沈富元1960年至1965年当兵,在福建服役过,也在中印边界冲突中上过前线,在部队里是投弹标兵和班长,到今年10月1日,党龄为55年。沈富元自豪地说,包括他在内,家族里共有7名军人,涵盖不同军种,沈家是正宗的军人家庭。

  东港镇政府卫健科的李主任接到信息后,及时上门探望,并和老人及其家属进行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