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锡市高新区税务局多措并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相结合,积极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促进税费优惠直达快享,真心实意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助力“专精特新”等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成长,以高品质打造税收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政策加码
助力“专精特新”茁壮成长
高新区是无锡创新的高地,也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聚集区。在高站位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众多科创型企业在这里落户、扎根,促进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之一,仅用了短短8年,客户群体就已经覆盖了法国赛峰、英国罗罗、美国通用等全球主流航空发动机厂商,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加速度”。
“航空产业竞争本质上就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研发又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障,我们研发投入很大,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让我们在资金投入上更有底气。”航亚科技财务负责人高杰贞说道,“公司2020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金额约550万元、疫情期间社保费减免也有300多万元。2021年,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标准提高到100%以后,仅此一项公司就预计减免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万元,持续的税费支持让公司更有信心参与国际分工并进入航空工业国际先进行列。”
为更好地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高新区税务局组建“红色税援团”开展一对一的税惠政策“定制服务”,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列出政策清单,“点对点”推送优惠政策信息,还通过税政“云直播”解答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热点问题,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精准落实
帮扶小微企业尽享税惠
作为年销售收入仅99万元的一家小型微利企业,无锡恒心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在年度汇算时却缴纳了3.9万元企业所得税。依托大数据平台发现企业可能存在超缴风险后,高新区税务局税务营商专员迅速与企业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发出“提示提醒”函。得知企业因去年承接一项工程服务,下游发票已经开出并计入收入,但上游成本发票尚未收到,从而导致成本暂时无法列支后,营商专员第一时间告知并辅导企业可以在取得成本发票后依规更正申报享受企业所得税退税。
“多亏了税务部门提醒,我们一拿到发票就去办理了更正申报,3.34万元的退税已经顺利到账,实实在在缓解了资金压力。”公司负责人严后言欣喜地说。
为了确保各项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今年以来,区局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深挖细掘、智能分析和融合共享,主动筛选优惠政策“应享未享”数据,梳理企业名单,推出“提示+提醒”服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最大限度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化解涉税风险,确保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直达快享
助推“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作为华虹集团走出上海、布局全国的第一个制造业项目,今年5月,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一期项目全面达产,提前实现月投片4万片目标。
在华虹半导体财务负责人朱刚看来,项目的高效推进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加持和税务等部门专业、务实、高效的服务支持。“厂房建设、设备采购等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使企业产生了大额的留抵进项,流动资金压力不小,多亏了税务局联合财政部门全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上门辅导企业申报退税,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截至今年8月,企业已累计享受集成电路进口设备及先进制造业增量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18.98亿元。朱刚表示,这笔资金将被投入到项目二期建设和技术研发中,以进一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顺应企业期盼,“政策直达快享”“简化办税流程”“线上自动审批”“涉税自助服务”等靶向服务联动发力,助力优势产业发展无忧。以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为抓手,高新区税务局还将聚焦“四精”,推动更多改革举措和便民服务落地落细、创新创优,为无锡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提供体验最佳的税收营商环境。
(王鑫 王洪彬 左紫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