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安与苏州接壤,深受苏州望亭一带的乡风民俗影响。从“村民”到“市民”,一些习俗也被带进了社区。逢红白事,搭建木圆堂办流水席一度十分盛行。从2018年,新安街道大力开展木圆堂整治以来,多个安置房社区已经基本取缔这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办事形式,就近、从简办理红白事成为主流。
“以前,新安花苑和附近几个安置房社区的居民,凡是遇到婚嫁、满月、丧葬等红白事都习惯于搭木圆堂办酒席,一年能有个数百场。”新安花苑第二社区书记周晓东告诉记者,由于社区不比农村,室内环境有限,木圆堂的搭建也就自然而然转移到了公共空间。影响交通和出行安全之余,噪音让其他居民苦不堪言。“让社区头疼的是,宴请时人员流动频繁,难以统一管理,食品安全和用电安全堪忧,还有宴请后垃圾、油渍等问题的后续处理常常也是无人管的状态。”周晓东说。
在老党员陆永仁看来,老一辈留下来的习俗,好的要保留,坏的也要去除,特别是像木圆堂这样的流水席一套流程下来,短则三天长则半个月,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还让办事人背上了经济‘包袱’。“人情世故固然重要,但是也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人情味’一旦成了‘人情债’就本末倒置了”,陆永仁带头表示,“过几年我八十大寿的时候,寿面和寿礼照旧,酒席可能都要省了。”
每逢听闻有人想搭建木圆堂办红白事,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党员就会赶到现场进行监督和劝说,建议办事人选择就近的社区酒店从简办理。久而久之,很多居民也都转变了观念,表示支持和配合。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很多从事木园堂生意的市民也都纷纷完成了转业。同时,社区也大力举办相关讲座,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展现“人情味”的新方式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市民明显能够感觉到移风易俗之风正在吹遍新安。
(殷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