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梁溪区街道“16变9”民生服务不受影响

  

  11月4日上午,梁溪区召开部分街道行政区划变更暨冲刺全年红动员大会,正式对外宣布城中将由16个街道优化调整为9个街道。街道区划调整后,梁溪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将基本构建到位,发展空间更广阔,更好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的集聚作用,更好实现老城振兴。

  九大“学霸”新局面

  早在前几天,梁溪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变更方案就已公示。昨天的大会上,梁溪区正式宣布该方案,其中山北街道和崇安寺街道2个街道保持原区域位置不变。有2个街道下辖社区有所变动,其中新的广益街道由原来的广瑞路街道、上马墩街道、江海街道和广益街道合并,但该区域内有部分社区划出;黄巷街道也有部分社区划出。

  单纯由原行政区划进行合并的有4个街道:包括南禅寺街道、金匮街道和清名桥街道“合成”新的清名桥街道,惠山街道和迎龙桥街道“合成”新的惠山街道,扬名街道和金星街道合成新的“扬名街道”,北大街街道、通江街道等“合成”新的北大街街道。新成立的有瞻江街道,包括原黄巷街道、广益街道和广瑞路街道的部分社区。

  这次调整后,梁溪区由原来的16个街道优化为9大街道,做成九大“学霸”。据观察,与开始时的征求方案相比,原本有梁溪街道的设置,现正式命名为瞻江街道。相关人士表示,名字主要是起到指示作用,梁溪区再设梁溪街道,容易指向混淆,最终在专家建议下,形成现在的名字,这一街道位于未来梁溪区科技城的核心位置。目前,新的清名桥街道下辖26个社区,成为梁溪区管辖社区最多的街道,而新的扬名街道则拥有常住人口16.9万人,成为该区人口最多的一个街道。

  推动城区资源优化

  2016年,崇安、南长、北塘三城区合并成梁溪区,经过5年的磨合,各项资源得到极大优化。但街道之间的资源要素不平衡,部分街道的发展资源、发展空间明显不足,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街道过多过小而形成的行政壁垒,使得梁溪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势头还未充分显现。

  如今,市级层面明确提出“完成做大做强梁溪区三年行动计划”,梁溪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商业规划等各专项规划也逐步完善、日益清晰,“两区、三圈层、七组团”的总体架构已经形成。而街道“多而散、小而弱”的格局,以及古运河度假区、梁溪科技城与部分街道之间存在的职能交叉、缺位、空挂等问题,制约了各项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为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区的产业空间承载能力,梁溪区实施了部分街道行政区划变更。

  未来,新调整而来的街道将加强原有优质品牌的辐射互补,推动各类资源在新街道内优化配置、均衡共享,进一步补齐短板,实现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区划变更后,各街道的发展空间更广了,腾挪余地更大了,调配的资源更多了,发展的体制更顺了,将更好地形成空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资源的集聚优势,以更高的目标引领,做大做强。

  当天的会议还公布了新的人事任免,并动员该区上下决战决胜全年红。同时要求各街道在调整过程中,所有与民生有关的服务不能受影响。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