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为了塑造自己构思的虚拟人物“完美形象”,花大价钱追逐定制人物卡通画、人偶娃娃……混迹“设圈”,已成为部分年轻人的新鲜时尚。追捧之下,巨额消费花样繁多。记者调查发现,在年轻人中风靡的“设圈”“绘圈”“娃圈”,“名人效应”“逐利冲动”和“饥饿营销”等套路交织,天价商品吸引了一些人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甚至借贷消费。有爱好者透露,由于“约稿”“定制”大多没有正规交易合同,定价随意,售后难以保证,纠纷不断。部分画师“恶意拖稿”,甚至偷税漏税也比较普遍。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网友评论
@半月谈:“设”指设定、人物形象设计,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设定画人物图像等。“设圈”的人会将自己想象、创造的虚拟人物当成孩子一样养成,叫作“养娃”。
@曹辉:这属于骗钱不?
@一亩薄田:不属于骗钱,是周瑜打黄盖的交易,就是周瑜有点傻。
@荐人自有天收:50万一个娃的收入有没有依法缴纳税款嘞?
@Sun:果然时代不一样,消费不一样。当年的我们顶多充值黄钻粉钻,QQ空间QQ秀什么的,当时已经是奢侈了。
@赤足队:盲目消费不可取,希望大家要理性消费啊。
@瑶哈根达斯出新口味了吗:有些人不在乎“法”的,只要求“自由”。
@兔子: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阳光予诺:美丽的东西有很多,青少年需要正确的引导,发现更多的美,不要只把美建立在物质上。
小编说两句
还记得今年四月份我们聊过的“13岁女孩6个月内花70万约稿买画”的事情吗?这其中的乱象,需要我们打何止一个问号:受众人群低龄化,规则随意的交易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画作交易处灰色地带,是否涉嫌偷税漏税……圈子绝非法外之地,不是“圈地自萌”就行,相关部门应予以关注并加强监管。大众监管并非“折翼”小众爱好,只有规范才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