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志 文 |
嘎咕嘎是我的外孙女,属猪,刚20个月。
嘎咕嘎生来白胖,其皮肤之白嫩非同一般,感觉是轻轻一碰就能按出水来的样子,路人见了丢下一句“小箱豆腐”而去。胖也胖得可以,两只小手小脚,被鼓出的肉肉区隔成好几段,犹如出水藕断,一节连一节,太婆总会轻拍其鼓鼓的大腿,笑吟吟地说:“这分明是牛腿啊。”
嘎咕嘎的名字是她自己取的。其大名是董心程,小名就多了,小果冻、小冻冻、小猪啰啰、囡囡、宝宝,她妈妈还给她起了个网名叫大橙子,但好像有这些名字还不够,自个儿叫了嘎咕嘎,而且,好像这个名字才是她最认可的,有时候叫她其它名字,她会很认真地纠正道“嘎咕嘎”。
嘎咕嘎长得很像其妈妈。多年过去,儿时女儿的模样其实我也记不太清了,有一次我无意中翻到一张女儿小时候的照片,才有了较为清晰的的印象,那天,我特意拿到外孙女面前给她看,她立即说“嘎咕嘎或”。
嘎咕嘎阳光纯真,她那发自内心的笑不掺杂任何异念,开心时的笑脸,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很是醉人,当然弄痛了也会放声大哭,毫不掩饰。好几次去打疫苗,起先她尚未反应过来时还看似坚强,但当针头拨出时即放声大哭,天然的大嗓门里冲出的哭声震耳欲聋,经久不息。
别看嘎咕嘎年岁幼小,但情感表达却很丰富。早晨起来当问她吃早饭没有,她会用无锡话以平和的语气告诉你“呒不”;当下楼到小区里看不到喷泉喷水的时候,她会以低沉的口气很失望地说“呒——不——”;当你问她尿不湿里有没有拉臭臭时,她会飞快地、毫不犹豫地高声回答你“呒不”!大概她也懂得这事不好,便以这种口吻厉声回答、自证清白。
善观察,好模仿是嘎咕嘎的一大特点。还是刚出生3个月的时候,外婆在地板上做瑜珈,双脚抬起,与地板呈90度夹角。
她躺在地板上看得发笑,没一会儿也跟着抬起小腿,拨弄几下竟和外婆同一姿势,双脚和地板完全垂直起来。前不久,我们带着她在无锡大剧院旁散步,见一群女子在跳广场舞,她看得出神,回到湖边平台上,听到别人手机里放的音乐,竟然闻声起舞,双手举起,双脚一前一后点动,还不时转起细小的身子来。还有一次,她爸爸问她:“嘎咕嘎,老太公是怎么走路的?”她马上低下头并缩紧脖子,把腰弯向地面,双手反剪着,呼哧呼哧只顾向前走,活脱脱一个老人模样,那惟妙惟肖的表演着实让人捧腹。
大凡孩子都爱听故事,嘎咕嘎也不例外。她爸爸妈妈为她准备了不少故事书。只要看到大人有丁点儿空,嘎咕嘎便会抽出一本书来,拎着叫人给她讲故事。《西西》《青蛙和小男孩》《米菲上动物园》这些故事已不知讲过多少回,但她百听不厌。对讲故事的人,嘎咕嘎可是有挑选的,外婆自然是她最热选的人物。也难怪,人家是中专校的高级教师,教孩子是有一套的。在嘎咕嘎还完全不懂事、不认人的时候,她就指着家里的福字、时钟教起“福福”“嘀嗒嘀嗒”来,我们当时还嘲讽她对牛弹琴呢,这不,一个阶段后小孩便会主动地嚷嚷起这些词来了。孙悟空的故事是我首讲的,但到嘎咕嘎点起讲解员来时还是外婆。其实哪里是讲故事,就是出门她躺的推车都指定要外婆推着才安心。对此,做外公的心头也会翻起“醋意”——这孩子与外婆真是烧了“狗屎香”了。但转念一想:有投入才有产出,人家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说,不让我上手,真好让我歇息歇息,这阿Q思想一来,心里倒也“平衡”起来。
嘎咕嘎逐渐长大了,自立意识也慢慢地强起来。有时已不满足大人喂食,抢着自己动手,嘴里不断喊着“嘎咕嘎、嘎咕嘎”,意即由嘎咕嘎我自己来,放手后尽管每次都是弄得一地狼藉、一大花脸,但这样的场景却让人欢畅,并从中看到嘎咕嘎不断成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