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地铁送到站 公交接回家

地铁4号线一期开通在即 公交接驳方案来了!

  地铁4号线一期开通在即,市民出行方式将迎来新变化。昨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地铁4号线一期公交接驳方案已出炉。据悉,新的“地铁公交接驳体系”将解决市民出行短板,加快推动地铁公交“两网合一”。

  现状

  4号线南北两端

  公交接驳薄弱

  目前,无锡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等为补充和延伸的公共交通体系,其中轨道线3条,87公里,66个站点;公交线路295条,5822公里。即将开通的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惠山刘潭站,止于太湖新城博览中心站,全长24.1公里,共设站18座,将给锡城已有“米”字形轨交线上画出一个“半圆”,并与地铁1、2、3号线组成覆盖城市中心区的骨架线网,届时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超过110公里,网络效应初显。

  从现有衔接公交线路来看,地铁4号线一期沿线途经公交线路125条,中心城区公交接驳线路较多,轨道南北两端公交接驳线路较为缺乏,尤其是吴都路、丰润道无公交站点衔接。随着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将开通运营,“地铁送到站,公交接回家”的“零距离”公交接驳体系正在构建,市民出行结构和方式将迎来变化。

  方案

  新辟2条优化3条公交线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地铁4号线一期沿线走廊及周边公交线网布局,本次调整将采取同质线路优化撤并、支微线路加强接驳等方式,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近期新辟2条,优化3条。

  “增微”

  新增河埒口—蠡园开发区微循环、151路支线

  河埒口—蠡园开发区微循环沿梁溪路、鸿桥路、建筑路、景宜路、滴翠路、隐秀路、建筑路至鸿桥路后原线返回,全程约10公里,可满足隐秀苑、愉景湾、金色江南、蠡园开发区等居民出行需求,直接接驳地铁2号线、地铁4号线。

  151路支线由海岸城公交停车场始发,经观山路、贡湖大道、塘铁桥路、兴梁道、观山路、观顺道后返回海岸城公交停车场,全程5.6公里,优化后将覆盖塘铁桥路、兴梁道公交盲区,方便朗诗新郡、苏宁悦城等小区居民出行,沟通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促进公交地铁互补发展。

  “截短”

  7路、32路、71路线路减重优化

  地铁4号线开通后,部分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重复,比如连接西园里(滴翠路)和刘潭的71路公交线,长13.06公里,与惠山古镇、青山湾荣院轨道站点重合1.5公里,占11.5%。为降低线路重复率,同时保留覆盖盲区段,71路将截短西园里—惠山古镇段,起点调整为惠山古镇(吟苑公园停车场)。

  连接新联村和公交三场的7路公交线也将得到优化,由城铁新区站行驶海创二路、漓江路、新华路、震泽路、南湖大道、和风路、吴都路、立信大道、观山路、贡湖大道至公交三场,和地铁1号线、3号线、4号线接驳;原先的硕放、后宅地区服务功能由32路承担。

  32路公交线优化后将由城铁新区站行驶珠江路、海创一路、漓江路、新梅路、长江南路、长江东路、裕丰路、南星三路、南星一路、南星路、通祥路、振发路、薛典路、墙宅路、孙安路、振发路至新联村,强化硕放、后宅与地铁3号线接驳,同时通过一次免费换乘衔接地铁1号和4号线。

  计划

  后期还将适时优化

  公交线网

  除了在“空间”上实现地铁、公交服务全覆盖,有市民建议动态优化公交线网布局,以地铁早班车和末班车为轴心,公交线路延长服务时间,合理优化夜班车线路,逐步实现公交接驳服务在“时间线”上的“无缝衔接”。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交接驳调整将进一步强化公交地铁融合、衔接,提高两网换乘效率,同时增加公交接驳运力班次,减少候车时间。新增的微循环接驳线将进一步覆盖盲区,解决乘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待地铁4号线一期开通后,结合公交场站配套及客流变化情况,后期还将对公交线网做适时优化调整。

  市交通运输局提醒,在本次地铁4号线一期公交接驳方案中,部分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将会对部分居民出行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希望广大市民关注交通部门官网以及各类媒体信息,提前做好出行准备。

  (晚报记者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