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男孩惠山顶撞破头,好心人接力救援

登山遇险,这些“求助牌”能救命

  12月1日,市民刘女士给江南晚报抖音号留言,称11月27日中午12点半左右,她的儿子在惠山山顶玩耍时不慎头部磕伤血流不止,情况紧急,幸好一位好心的小伙帮忙把孩子抱到山顶的救援站,蓝天救援队队员处理创面后又及时将孩子送医治疗,现在孩子已经无碍。据了解,这个位于三茅峰上锡城海拔最高的应急救援服务站,自今年3月正式投用后,已累计救助市民约210人(低血糖、轻微擦伤、腿部旧伤复发等)。

  孩子磕破头血流不止

  刘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旭旭,和同样带着孩子的朋友去爬惠山。登上山顶后,旭旭摔倒在一块石头上。孩子的伤口在额头上,血不停地往外流,石头上都染上了一片。“孩子一直在大哭,我从来没有处理过这样的紧急情况,也不知道孩子的伤势究竟如何,心里又急又怕。”刘女士向周围的登山者求助,有人支招说,山顶有个救助站。

  正当刘女士苦于抱不动孩子时,一位热心的小伙子脱下外套抱起孩子就往救助站跑。“5分钟就把孩子送到了”。到救助站后,蓝天救援队一男一女两位队员立刻为孩子消毒、包扎伤口,另一名队员又开车将他们送到附近的九院。“我的心放下了一半。”从山顶救助站送到医院,只用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样的高效处置让刘女士的内心踏实许多。

  “现在孩子的伤口恢复得不错。”刘女士想借晚报对蓝天救援队队员和好心小伙表示衷心的感谢。当时情况紧急,她没来得及对挺身而出的小伙子道声谢谢,“只记得小伙子身高大概1.7米,30岁左右。希望他能看到这篇报道,再次感谢他的帮助”。

  根据刘女士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当时给旭旭处理伤口的蓝天救援队医疗教官“紫蝴蝶”。看到记者带来的刘女士和旭旭表达谢意的录音和视频,她表示很欣慰:“这只是一件小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想提醒大家在爬山时注意人身安全。”

  这些“求助牌”能救命

  作为“城市之肺”的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天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休闲锻炼。但由于山林面积巨大,山道错综复杂,容易出现意外摔伤、突发疾病、迷路等意外。近半年,有小伙子爬山滑倒后摔伤肘部的,有小伙子骑自行车跌到沟里腿部受伤的,也有70多岁的老人因为天气闷热出现中暑休克。

  目前,三茅峰1号、2号线、3号线,9号线大池路段,1号线锡惠公园内,3号线二茅坪到云龙牌坊等大众常去的登山道上,已布点了74个“救命坐标”——应急救援坐标牌,牌子上注明当前所在位置,登山者一旦遇险,可以通过附近的坐标牌最快地向救援人员传递位置信息,以免延误最佳救援时机。这些“救命坐标”还在不断完善中,最终计划是以网格化覆盖整个惠山区域,更好地为日均3万的登山者提供安全保障。

  三茅峰上的应急救援服务站,则配备了AED等各类急救器材和药品,由无锡蓝天救援队、九院、荣巷街道同心志愿者等多家单位负责长期坚守。“紫蝴蝶”说:“由于惠山森林公园上山仅有一条5.8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如果在山顶遇到心脏骤停、意外摔伤,救护车根本无法在‘黄金救援4分钟’内赶到,所以设立应急救援服务站很必要。我们一般是周六、周日在站点值守,主要是提供普及心肺复苏术、义务测量血压,紧急情况救助等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惠山应急志愿服务队出动装备车150多台次,人员800多人次执行公益环保、火灾隐患巡视、应急坐标点勘察、无线电应急通信基站的架设等任务,累计救助市民210人(低血糖、轻微擦伤、腿部旧伤复发等)。

  (晚报记者 潘凡 实习生 齐盈盈/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