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看无锡

鸿山泰伯墓附近 有人盗墓?

实为考古勘探 拟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

  本报讯 (晚报记者 冯成) 前天深夜,网友爆料有人在鸿山泰伯墓附近盗墓,有关部门昨日给出了回应:不是盗墓,实为考古。

  1月9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无锡鸿山泰伯墓附近发现很多疑似洛阳铲取土的痕迹,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此盗墓。微博发出后,不少网友@无锡发布、@平安无锡和@中国警方在线,还有网友评论,“盗墓分子这么猖狂”、“报警”等。从网友提供的现场照片上记者看到,在泥地上有一些小洞口,洞口附近堆放着长条状的泥土,从泥土的湿润程度看应该是最近挖出的。

  随即记者联系了新吴区有关部门,得到反馈:不是盗墓,是在考古勘探及发掘。去年无锡市文物保护中心(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受无锡市文物局委托对鸿山街道至贤路两侧A、B地块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其中A地块发现古墓葬、水井、春秋时期遗址,面积4000余平方米;B地块也发现不少古代墓葬。随后,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局)文物处组织相关人员召开至贤路两侧A、B地块文物保护协调会。会议明确对已发现的古墓葬、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拟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

  近年来,考古题材小说热门、考古节目热播,原本小众的考古渐为网民关注。无锡梅村、江阴利港先后传出过发现古墓的消息,其重要性被误传为“帝王级陵墓”等。通过媒体的介入,文物部门和网民的互动也十分迅速,传闻都能得到很快澄清——梅村发现的是商周时期先民活动遗址、利港发现的是唐宋古河道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