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天下

网红“天安千树”刮起扰民“航拍风”

无人机监管“无人问津”?

  无人机“残骸”,机身上并没有张贴实名认证的二维码。

  连日来,上海苏州河畔“新生”的网红地标“天安千树”附近刮起了一阵“航拍风”。

  这股“航拍风”,令天安千树附近的居民们头疼不已。据多家媒体报道,自商场开业以来,附近小区上空常有无人机出现,其飞行高度与高层窗口几乎持平,令居民们为自己的隐私感到担忧;此外,还常有无人机因操作不当坠落至居民家中,机主或直接上门、或报警寻机,都使居民们的日常生活颇受打扰。近日,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接到了市民徐先生的反映:“砸到了行人、车辆,该怎么办?谁来负责?”

  有规定,但“主要靠自觉”

  关于施飞无人机,专业航拍人小S(化名)认为这是一件“有规定,但全凭自觉”的事。

  据小S介绍,航拍无人机属于“低慢小”航空器的一种。飞行前,首先需要为无人机取得“身份证”。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机主需在初次购买后即完成实名登记,将无人机序列号等信息录入,并绑定自己的身份信息。完成实名登记后,还要登录上海公安机关智能无人机管控系统,录入无人机的序列号、型号、厂商、所属地区、机主姓名及身份证号。“在航空局实名登记后,注册邮箱内便会收到一个二维码,打印张贴在机身,就相当于这架无人机的‘身份证’了。”除此之外,无人机在每一次飞行前都需通过智能无人机管控系统报备飞行的时间、区域及高度。“系统自动判断后,如果不涉及管控区域,一般都能通过。”

  但要求是要求,是否遵守则是另一回事了。小S表示,少有“飞友”会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更有不少航拍爱好者连实名登记都没有完成,坠落在徐先生面前的无人机即是一例。“其实,只要不涉及管控区域,‘黑飞’(即未经报备的施飞)也不会产生什么处罚。”

  记得几年前初入行时,小S曾通过无人机厂商官网及各大视频网站,仔仔细细地学习了安全飞行指引教程,取得了相关证书后,方才“持证上天”。跟随他的指导,记者在“大疆”官网上找到了一份“安全飞行指引”,其中不仅可以按照地区查询限飞区,还对于各国、各地区的飞行法规文件进行了整理,能够为无人机入门者树立最基本的安全飞行意识。而在视频网站上,相关教程就更多了,如B站博主“飞游无人机”推出的一系列视频,覆盖了拆箱、设置、实拍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且均在标题中注明了“纯新手”、“防炸机”(即防止由于操作不当或机器故障等因素导致无人机不正常坠地)等。

  “教程一直在,但学的人很少,考证也不是必须的。购买无人机时,店家也不会提醒我们要先进行一些理论学习。”在小S看来,目前针对航拍无人机的管控较为宽松,大多数“飞友”只是“尝个新鲜”、“图个开心”。

  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其实我们对于居民区并没有拍摄的兴趣,这里也不是禁飞区。”近日,当记者来到天安千树时,一位正准备施飞无人机的市民告诉记者,“这里情况比较特殊,距离中远两湾城小区比较近,才会产生些影响。”记者通过这名航拍爱好者了解到,对于消费级无人机,部分厂商会在生产时按照国家空域管理规定安装电子围栏系统,“在管控区域内,大多数无人机无法起飞。即便有些厂商没有植入禁飞区,执法人员也会用电波枪将禁飞区内的无人机射落。”目前,上海市的“低慢小”航空器由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主管。根据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2021年2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民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中第五条关于“管控区域”的相关规定,天安千树及周围居民区的确不属于受管控区域。

  另一方面,据介绍,消费级无人机都是质量小于7千克的微型无人机,机主无须持证,即可飞行。记者查阅了民航部门出台的多项规定,对于微型无人机的管理,确实除实名登记、飞行备案外,其他内容几乎只字未提,甚至未禁止微型无人机在人口稠密区作业。

  那么,当无人机在非禁飞区内造成了扰民现象该怎么办?基于当下相关法规不完备的情况,针对无人机扰民事件,执法部门只能发现一桩、处理一桩:“一般会对于已经形成的后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在致电“12345”后,徐先生迅速得到了公安部门的回应,民警称会将飞入居民区的无人机用电波枪射落,但徐先生认为,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无人机的监管上存在“缺位”。

  中远两湾城的居民们认为,随着消费级无人机在摄影、娱乐等方面的广泛运用,相关监管仅有对禁飞区的管控远远不够。“无人机不应触及城市的安全底线”,业内专家认为,除完善针对微型无人机的法律规范、严格落实登记备案工作、建立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外,无人机企业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目前大多数无人机厂商及卖家宣扬‘开箱即飞’,使使用者们忽视了无人机可能带来的危险。”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