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小婷 文 |
记忆深处的过年,是伴随着隆冬时节的翩翩飞雪一起来临的,新年在皑皑白雪的清丽中向我缓缓走来,那种双喜临门的感觉特别让人兴奋。新年的跨度,从除夕前的半个月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那个时期是孩子们最无忌、最开心的日子。
那时,母亲还没有工作,父亲每月32元的工资养活我们全家,但无论我们平时生活多么拮据,物质多么贫乏,每到新年,我们姐妹仨总有崭新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穿着,这对于向来穿两位姐姐穿剩下的旧衣服的我而言,盼望过年的心情,就更迫切了。
过年时除了能够穿上心仪的新衣服,还有平时很少吃到的鱼肉和吃不到的零食。那个年代,过年时可以凭票买半斤山货,我们姐妹一致要求母亲买山核桃。我的两个棉袄口袋里一边攒着炒熟的黄豆、葵瓜子和山核桃,一边放着几个还有余温的乌菱角,那份喜悦与满足,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么难忘。
每年寒假之后,我就掰着指头数日子盼过年,想着父母会给我多少压岁钱,盘算着能够买到多少心仪的东西。那时,我恨不得将整个世界的东西都买下,尽管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母亲在年前的那些日子开始准备年货,然后生炉子开始油炸小排骨、氽狮子头、氽爆鱼,做平时难得吃得到的糕点。我则围着母亲转,当母亲炸好排骨或狮子头时,我就对母亲说帮她尝尝味道,母亲就朝我暗笑,在那个年月,只有在过年时母亲的脸上才会有笑容。后来我常想,那种日子里,父母是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或者将辛苦埋在心底,留给我们一个快乐的新年吧。
除夕夜充满了祥和与温馨,在我眼里,仿佛能看到美好的未来。除夕的餐桌上,是我们全家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也是我们最惬意最满足的时光,从开始有印象时记得,白斩鸡、茨菇烧肉、糖醋排骨和红烧花鲢是每年除夕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而鱼是不能一餐吃光的,要年年有鱼(余)。
母亲为了给我们更多惊喜,年初一之前是不让我们看到新衣服的。大年初一,我一睁开眼睛,就看到床前放着一件粉底小花棉袄,一条灯芯绒棉裤和一双花棉鞋,那份欣喜无以言表,梦想变得触手可及。穿着新棉鞋我不愿下床,担心鞋底弄脏了,这种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真切。
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什么能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新年承载着我们美好的梦想,过年,过的是亲人团聚的那份欢喜,过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年是品尝人生的盛宴,过年是记载岁月的书卷,过年是美好生活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