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庄实验小学东璟校区三(8)班
锡报小记者 宋芮希
一年一度的泥塑节乘风而来,校园里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走过各个教室,你会发现每个班级的“泥塑天地”都有鲜明的特色。低年级的小朋友们那灵巧的小手做出来很多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有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憨厚忠诚的小狗……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而这可都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惠山泥人的经典形象——团阿福,一个个阿福娃娃形态饱满、栩栩如生。高年级同学带来的是戏文人物,那柔美温婉的旦角、诙谐幽默的丑角等,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为何低、中、高年级要这样设定不同的主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教美术的邱老师,她告诉我们这是根据小朋友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难易程度来设置的。同时邱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捏泥塑小妙招——“镶”的技法:在部件上戳洞,再捏出小圆锥,镶在一起,最后再捋平,这样可以牢牢固定住作品的部件。
每一件作品的完美呈现都包含了老师和小朋友的心血。看着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幸福、快乐的味道。泥塑节的热潮还未退去,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泥塑节了。 (指导老师:严亚芹)
捏泥趣事
柏庄实验小学东璟校区四(1)班
锡报小记者 谢毓文
学校举行了泥塑节,每个班级都陈列了每位同学的作品和感言。看,在老师布置的展示台上,有活灵活现的飞龙,有可口诱人的美食,还有负重前行的抗疫英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亲手制作的作品“滑雪”。
还记得当老师说要泥塑比赛时,我特别激动,一回家就和妈妈聊了起来。“妈妈,我要捏什么呢?”我一筹莫展地问妈妈。“你喜欢什么就捏什么!”妈妈说。“我喜欢滑雪。上次在融创雪世界玩了一次,还记忆犹新呢!”我兴奋地说着。“那正好,你就做一个和冰墩墩、雪容融一起滑雪的泥塑作品吧!”
确定主题后,我先画了一份设计图,再找来基本材料——粘土和纸盒。接下来就是我大展拳脚的时候了,我先将纸盒搭成滑雪的斜坡,固定好后用白色粘土铺满,营造出雪的世界。然后对照着图片捏出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两个可爱的吉祥物很快就被我捏好了。“就差最后一个滑雪的‘我’了,就快要成功啦!”这时,我发现滑雪的小人永远站不直,站一会儿就会向前弯腰,或者向后躺。我试着用滑雪杆撑着两只手,结果还是不行。我急着找妈妈寻求帮助。
妈妈看了看,说:“你知道为什么小人会站不住吗?”“因为粘土太软了。”妈妈接着说:“对呀,那你能不能用什么材料进行固定一下呢?我送你一个材料,你可以试试看。”说着,妈妈拿出一根软铁丝。铁丝在妈妈的手下扭呀扭,很快变出了一个人形。“对呀,我可以利用铁丝来固定小人,而且铁丝还能变出不同的身体动作。”想出方法,我立即用铁丝将人形变化了一下,最后将粘土裹在铁丝上,再增加了背包、头盔等装饰。现在滑雪的“我”可神气了,身体前倾,两腿弯曲,好像正从山顶上向山脚下滑过来,而冰墩墩和雪容融也在山脚下向我招手。
就这样,我的作品大功告成。
(指导老师:郑若楠)
小泥塑,大传承
柏庄实验小学东璟校区三(4)班
锡报小记者 程星语
校园里举行了“泥塑雅韵代代传,非遗文化脉脉承”泥塑节活动,校园里充满了泥塑的芬芳。各个班级都在展示自己的精美作品,在一众栩栩如生的作品中,有的以美食为主题,“大大的汉堡”“冰激凌”;有的以童话为主题,“公主拿鲜花”“王子骑大马”;还有动物展示区,玩转“牛气冲天”“虎虎生威”……
我采访了三(3)班的刘老师,刘老师向我分享了各组泥塑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并介绍一位位心灵手巧的小作者,还分享了他们的捏泥经验:细心观察,勤于练习……
小泥塑,大传承,让我们一起来弘扬泥塑文化吧! (指导老师: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