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与神秘人贩子同名?

梅姨臭豆腐 改名“梅三姨”

  本报讯 “终于有案例了,关于梅姨商标更改成梅三姨商标也是同样原因。人名注册商标需慎重!感谢大家一直对梅姨的支持!”昨天,宜兴周铁梅姨臭豆腐经营业主陈瑜康在其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当天,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依法打击恶意抢注“冰墩墩”“谷爱凌”等商标注册的通告》,他同时转发了该内容。

  梅姨臭豆腐是发端于宜兴市周铁镇农贸市场的一家风味小吃品牌。10多年前,经营小吃的陈全祥、蒋梅琴夫妇制作的臭豆腐远近闻名,后来开出了多家“梅姨”臭豆腐分店,成为宜兴市“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当中的“网红”。可是,去年年初,他们使用的“梅姨”商标被驳回,并重新注册为“梅三姨”商标。

  “‘梅姨’商标因为涉及全国通缉人贩子绰号,所以改为‘梅三姨’。‘梅三姨’为全品类注册(所有涉及到餐饮的类别),我妈姐妹三个,她排行老三,所以注册了‘梅三姨’。”儿子陈瑜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陈瑜康的说法,记者百度查询“梅姨”词条后发现,含有“全国通缉人贩子绰号‘梅姨’,真实姓名不详,曾用名潘冬梅,涉嫌多起拐卖案件”这样的意思表达。

  由于涉及商标权益,陈瑜康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具备了较强的商标管理意识,同时注册了宜兴市周铁镇康耀食品加工厂、宜兴市看得品牌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名称。在发展“梅三姨”加盟店的环节,他也特别注重合法合规,门店招牌设计反复审核。另据了解,梅姨臭豆腐口碑好,主要在于酱料好,酱料是自行特制的,因此过去的梅姨臭豆腐成了如今的“梅三姨”酱汁炸货铺。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