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羡法公 文 |
香的臭鳜鱼
那天上午,因为下大雨,没按预定计划去山上的木梨硔古村游览,在酒店休息。中午,导游建议我们去尝尝正宗安徽名菜——臭鳜鱼,我们欣然前往。
也就是这次品尝了正宗的臭鳜鱼,颠覆了我们原来的认知。导游带我们去的小饭店在黟县郊外的民宅里,古朴素雅。饭店不大,门外有个小园子,可以停车。大门外走廊上挂着一只鸟笼,客人到门口,黑色的八哥会说“你好”,欢迎我们到来。大门的匾额上写着“徽州味道”,这是饭店名号。导游告诉我们,饭店老板叫叶新伟,是中国徽菜大师。进了饭店,只见墙上挂了很多叶老板与名人的合影照片,西面墙上的电视机里正在滚动播放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的录像片段,细细一看,正在制作臭鳜鱼的就是照片上的叶老板,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汉子。
我们特意点了臭鳜鱼这道名菜,想好好品尝正宗的味道。开席不一会,随着服务员报着菜名,臭鳜鱼上桌了。尽管大家都很期待,但谁也不动筷子,都在用观赏的眼光看着这条“名鱼”。其实,盘子里的“名鱼”与我们在无锡吃的臭鳜鱼形象差不多,也是浓油赤酱的。味道怎么样呢?我催促大家抓紧趁热品尝。不尝不知道,尝了就大呼:不臭不臭!我们原来吃的臭鳜鱼,味道是臭的,一如臭豆腐的臭味。以致有很多人因不喜欢这种味道而拒绝吃臭鳜鱼。而这次品尝的鱼,口味是“香、嫩、鲜”!香,是臭鳜鱼特有的酵香,完全没有臭味。一条鱼不大,大家只能是尝尝鲜。但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对这道名菜赞口不绝。
吃完饭出来,在饭店门口恰遇叶新伟老板,他问我们,臭鳜鱼的味道怎么样?我赞美并与他交谈。叶老板告诉我们,制作臭鳜鱼是十分讲究的,除了鱼的新鲜,关键是要把握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如果发酵时鱼臭了,那是坏了,正宗的臭鳜鱼是鲜嫩,是特殊的酵香而不是臭。
品尝了正宗的臭鳜鱼,让我们长知识了。
江南诗山
敬亭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在,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多座,主峰翠云峰,海拔300多米。敬亭山虽不高,但在此丘陵地带就显得很挺拔了。站在公园牌坊下远看,敬亭山满目青翠,云漫雾绕,犹如猛虎卧伏。沿步行小道登山,但见林壑幽深,泉水淙淙,显得格外灵秀。自从谢朓的《游敬亭山》和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如白居易、苏东坡等都曾慕名登临敬亭山,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在上山和下山的道路两旁,竖着很多“诗石”,大小各异,书刻着历代名人的诗篇。在一块浅灰色的大诗石上,我读到了陈毅元帅的《由宣城泛湖东下》:“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那是抗战时期,陈毅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所作,诗人的爱国抱负跃然纸上。
山不在高,有“诗”则名。敬亭山由此成为江南诗山。主峰的山腰处,在据说是李白独坐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三层高的木楼,大厅内有一座李白独坐像,楼上展览着李白的文史资料,楼名就叫“李白独坐处”。现在的敬亭山已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因为李白的诗,敬亭山早已令我向往,这次终于来了。敬亭山虽不高,但诗意浓郁,特别是李白那句“相看两不厌”,令人回味无穷。我站在“李白独坐处”楼前,想象着当年李白孤独的形象和作诗时的心境,颇有感慨。今非昔比,如今我们来到敬亭山,既非独坐,也非只见孤云。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盛世年景,结伴而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心情是那么愉悦,这是李太白无法想象的。第二天恰好是我与夫人红宝石婚的纪念日,我不禁借景抒情,和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一首:敬亭诗意高,红宝染云俏。相看两不厌,只有我含笑。我拉着夫人的手含笑而视,就在“李白独坐处”楼前,请同伴为我们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