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一代华侨的故事

  | 金夏辉 文 |

  “换作正常环境的寻常日子,这些人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小撮,不好不坏,中不溜秋,循规蹈矩,省吃俭用。”可惜,这些华人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欧洲,上演着一幕幕离奇却又真实的故事。

  现在,有一个独特的青田华侨,将那些人与事记录下来,成就了一本《欧洲时间》,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一代海外华侨的惊险故事。

  作者阿航以朴实的文字,真实记录了自己的海外打工之旅,其足迹涉及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等国家。作者的叙述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是主人公吕壁的打工之旅,其中既包括吕壁在各个华人餐馆或衣工场谋生计的艰苦生活,也包括主人公借观光团旅游的机会偷渡、跟黑帮老大打击东欧抢劫团伙等惊险经历,这些经历让我们得以感受到20世纪90年代那一批海外华侨的艰难处境;二是主人公所遇见的世间百态,其中既包括妻妾成群的裁缝老板徐老头、出卖丈夫的餐馆老板娘麻稻菽等自私自利的人物,又包括为人仗义的黑帮老大张放鸣、胆大有主见的衣工场工人梁红玉等富有感情的角色。他们的故事或悲惨或惊险,既有真实性,又有可读性。

  虽然该书只描述了吕壁的打工之旅,但其波折经历却反映出一代华侨的奋斗史,尤其是青田华侨的海外漂泊史。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地区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重视工业发展,却缺少日用品。而浙江的青田县,一直都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不适合耕种,因此大多数青田人都背井离乡,前往欧洲等地,做小商品售卖生意。同时,他们也从事洗碗工、制衣工和保姆等苦力工作。

  在这期间,海外华侨不仅要面对外国人的排挤、警察的检查等外部威胁,还要面对同胞之间的激烈竞争。例如在第十二章中,华侨帮派老大张放鸣等人为了保护华侨利益,伏击专门针对华人的东欧抢劫团伙,由此可见华侨在当时的艰难处境。再如在第十一章中,主人公在罗马地铁站卖打火机等小商品时,遇见两位巡警,只能如同“老鼠”逃跑。逃跑过程中,牛仔双肩包断了带子,一大袋小商品“滚落在了地铁的踏阶上”。当时,这种商业活动属于灰色地带,却是不少海外华侨的营生手段,其艰辛和不易由此可见一斑。

  再如在第六章中,主人公的朋友陈岳生在罗马卖打火机,但主人公的青田同乡——周山却认为陈岳生抢了他的生意,于是砸了陈岳生的场子。陈岳生心生不满,决心复仇,伏击周山及其小弟,结果却被周山割了一只耳朵。由此可见海外华侨群体内部的激烈竞争。

  华侨们之所以能够不懈奋斗,离不开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当吕壁为躲避警察检查而躲进冰柜的时候,濒死的他,想起了“老家的卵石小街,木头结构的骑楼……”不论走再远,那一代华侨始终将家乡放在心中。在著名的“华侨之乡”青田县,许多基础设施的修建,都离不开一代代海外华侨的资金捐助。这些真挚的思乡之情,足以引发不少读者的共鸣。

  书中,作者也以敏锐的目光,记录下富人、穷人和部分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差异性。例如在第四章中,面对警察局中文翻译官李也白对农村人的蔑视,主人公没有恼怒,只是冷静地回答,我们“家乡观念特别强……我们肩负担子,必须要出来闯荡的”,然后转身就走。李也白对于农民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知识分子对于穷人的傲慢。

  总而言之,《欧洲时间》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了一个华侨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外打工之旅。那一代海外华侨的传奇故事,作者源自丰富阅历的真挚感悟,都深深打动着读者。借助纸上的一个个人物,我们得以感叹世间百态背后的复杂人性,共鸣到那一代人的思乡之情和拼搏精神,看到那一个宏大时代的缩影。

  《欧洲时间》,阿航 著,花城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定价:4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