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市场

快乐养老是需要智慧的

话题:养老机构就一定要有床位吗?

  现在很多人一说养老就问你有多少张床位,好像只有有了床位的地方才是养老机构。其实不然。以前我们国家对于养老这个问题不太重视,老人养老除了去养老院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但现在那种传统的养老院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去了。其实,养老最主要是解决活力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孤单寂寞问题以及需要照顾护理的时候谁来提供服务的问题,凡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养老模式,都是合格的养老模式,而不在于是否有“床位”。国外有很多养老机构并不是床位的模式,照样很受老人欢迎。我们国家现在也正在研究“家庭床位”的问题,就是在家里养老也可以算是养老床位,享受政府的一系列优惠和补贴,这也是突破传统床位概念的有益尝试。

  话题:买养老公寓养老是不是太贵了?

  有些人认为,要花一大笔钱去买养老公寓养老,觉得太贵了。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资产角度去看养老公寓,而不仅仅是把这个当作一个成本或支出。大家想想,如果你买了养老公寓,这个公寓跟一般的房产一样,对你整个家庭来讲是一个资产,只是把你们家庭银行存款换了一种资产方式。如果不买养老公寓,去养老院养老或者在家请个保姆养老,不管哪种方式,每个月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支出是必须的,这些支出是实实在在花出去的钱,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再补回来。这样一对比,你觉得哪种方式养老成本更贵呢?有人说我家里已经有几套房子了,老了还要再去买套房子养老,总觉得有点浪费,但你有没有想过把现在手里的几套房子卖掉一套,去换更有价值而且能让自己安心养老的房子住呢?这些问题老人和子女都要仔细想明白,养老对于每个家庭来讲都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怎样聪明地养老,最大化节约成本的养老,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的。荷兰有个著名的养老专家汉斯贝克写了一本书,叫《第二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核心要义是讲一个人要实现快乐养老,是需要智慧的。

  话题:买养老公寓产权只有40年怎么办?

  现在有很多老人想去养老公寓养老,但对于公寓的产权问题又很纠结。养老公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产权的,老人每个月要付租金或者长租;另外有一种养老公寓是有产权的,老人购买公寓以后这个产权是属于自己的,等于是住在自己家里养老。但很多老人在购买产权式公寓的时候又会纠结产权性质问题,因为公寓一般都是商业用地性质,产权是40年,而普通住宅产权是70年。很多人担心年限到期后政府是否会收回,是否会要交很高的续住土地出让金。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我们国家的土地都是国有的,不论是40年还是70年,本质上都是使用权,你只是购买了这个房子的使用权而已,土地永远是属于国家的。至于说这个使用权年限过后会怎么样,我想国家肯定会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买养老公寓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难道就为了一个土地使用年限问题,或房产证上一个商业性质问题,就放弃自己快乐养老的权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