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看无锡

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感受节日欢乐、汲取幸福力量的日子。一则宜兴法院发出首份《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父母离异,十岁女孩需要关爱的消息(详见昨日本报A04版报道),不免让人在热闹迎接六一之时冷静思考。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导师,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不应该缺席,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我们常说,父母就是孩子的“活教材”,“你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孩子们是一张白纸,他们是阳光还是阴郁,是五彩斑斓充满活力还是苍白无力缺乏斗志,是井然有序遵守规矩还是乱七八糟恣意妄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价值立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千古美谈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部分父母缺乏正确的成才观,“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广泛存在;一些监护人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甚至将实施家庭暴力混同为家庭教育方式……审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父母”到“合格家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每对父母的心目中,其实都有一个让孩子超越自己、织梦人生的期许,期待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家庭教育不可能一帆风顺、立竿见影,而与其在虚无的“起跑线”上焦虑,倒不如踏实经营好家庭教育的一亩三分地。

  家庭教育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也关系到家庭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一角度而言,家庭教育就不只是私事,也是“大家”的事、法治的事。无论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还是用好家庭教育典型案例,都需要社会广泛持久地参与,父母和监护人当然要依法履行好责任,政府、学校、社会也都有各自职责,协力推动。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