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看无锡

老无锡对公花园提建议:

增加“小靠背”,改造更接地气

  “我们都是一群八九十岁的老人,每天习惯于到公花园来聚个会,但公园里能歇脚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市民许老伯给“小南”打来热线电话,表示公花园最近在改造,许多原本可以歇脚的地方,如今都已被围起来了,期待改造早日完成,并能增加一点可供休息的靠背椅。

  老无锡在这里拓展社交圈

  20日上午10点多,89岁的叶老伯吃过早午饭就从震泽三村的家中出来,乘坐67路公交车来到公花园。“我原本住在绿塔路,习惯到公花园来。”叶老伯说,他这一习惯已坚持了20多年。刚退休的时候,他身体还不错,经常会去爬三茅峰,年纪大上去,就在公花园学气功、打拳。现在,他行动也没以前利索,但还是会坚持每天来公园里坐坐,和在这认识的老朋友聊聊天,时间就消磨过去了。

  一旁的盛阿婆则从中桥三村过来,她也有82岁了。盛阿婆说,自己打小在学前街附近的北禅寺巷长大,生在城里、长在城里,当年是在二女中读的书,公花园是她常来的地方。她视力不好,有一次在公园里摔了一跤,儿子让她不要外出了。可她修好了眼镜,第二天接着来公花园。“走慢一点就好了,我从1995年开始就每天来公花园”,盛阿婆说,公园里的路她走了无数遍,哪里有几级台阶,都一清二楚。

  92岁的周老伯家住塘南新村。“待在家里看电视,对眼睛不好”,家里有空调,但他更喜欢公园里的好空气。88岁的蒋老伯从公交三场乘车而来,他说:“锡惠公园老年人以早锻炼为主,是早市;公花园以谈天说地居多,是午市。”来公花园是放不下老朋友们,几天不见面大家就会牵挂。

  许多老人表示,公花园的生活是他们退休后的另一种社交圈,他们原来就居住在城中心,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搬到东南西北各个地方,但仍习惯到公花园这个最市中心的地方看看。

  老人们期盼更多“小靠背”

  蒋老伯表示,最近,景区在改造,到处都有围挡,能坐的地方越来越少。公花园原来的百姓舞台那儿有好多可以坐的地方,因为改造,这个休息点无法使用。一些老人跑到党章学堂旁一条狭窄的山石砌成的景点坐下,但那里没什么风。大家又来到秦起广场大树下的石头上乘凉。在秦起广场,其实有两组四张靠背椅,不过由于上方的树叶不多,这个季节坐在那就是“微烤模式”,坐的人并不多。

  “我去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玩,那里有好多座椅可供人坐。”蒋老伯表示,现在公花园里能坐的地方太少了。九旬长者许老伯说:“整个景区现在围得像个迷宫,不知道啥时能好。”他想给设计方提点建议,能否给老人们增设点座椅,对老人来说,最好是有靠背的那种,可以稍稍靠一靠。

  为此,“小南”咨询了相关部门。无锡市梁溪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后期随着整个景区的升级,设计有地下商城的外摆空间,一部分公共区域的座椅会对市民开放,会考虑增加一些座椅。而地面的六角亭经升级改造,8月份就能开放了。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