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新闻

缉毒警察的“马赛克人生”

20多年来抓捕毒贩2300余名 办案行程可绕地球两圈

  资料图 (视觉中国)

  近年来一些禁毒题材的影视作品引起关注,缉毒警察抓捕毒贩的场面紧张火爆,而破案“高光时刻”过后,他们随即隐入人群……

  现实中的缉毒警察是怎样的?“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郭朝伟,20多年来他先后抓捕毒贩23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700多公斤,出差办案的行程加起来可绕地球两圈。

  当缉毒警第一天就“加班”

  1998年,初入公安队伍的郭朝伟被分配到组建不久的市公安局禁毒处,成为大案大队的侦查员。“当时缉毒警察是个新兴警种,我觉得很好奇也很兴奋”,郭朝伟第一天报到就遇上了加班,晚上跟着师傅去抓捕吸毒人员。

  “一共抓获了40多名吸毒人员,都送到戒毒所”,郭朝伟至今记得那个让自己很震撼的画面,而且头一回近距离接触涉毒人员,那时很多“瘾君子”是吸食海洛因的,一个个萎靡不振,让他直观了解到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和打击毒品的必要。连续加了几天班,郭朝伟不觉得疲惫反而干劲十足,“充满了作为警察的正义感”。

  大大小小负伤了十多次

  缉毒警察被称为“行走在刀尖上的人”,要与穷凶极恶的制贩毒人员斗智斗勇。郭朝伟右耳朵上有一条斜跨的伤痕,右手腕上还有一块明显的疤,都是在工作中落下的。

  郭朝伟回忆,多年前的一个夏夜他和队友去站前商贸街某酒吧执行任务,楼上一个包厢内几名吸毒者被抓了现行,此时楼下包厢内民警也控制了团伙头目在内的一伙吸毒人员,但门外突然出现一群小混混,拿着木棍、啤酒瓶等敲打门窗,想要把他们的“大哥”救走。情势一触即发,郭朝伟赶到楼下包厢外,小混混见只有他一个人,肆无忌惮一拥而上,郭朝伟一边搏斗一边往电梯口退去,争取时间等待增援警力。很快包厢里的民警控制住了局面,附近巡逻民警也闻讯赶来,将所有涉毒人员全部抓获。

  事后,郭朝伟眉毛、鼻子、耳朵、手腕等处共缝了30多针。包括那次受伤,至今他在办案中大大小小负伤10多次,对此郭朝伟一脸淡定:“受伤对缉毒警察来说是经常的,不光是我,队友在抓捕时受伤的也很多”。郭朝伟说,警察总会面对各种危险,缉毒警察更是如此,因为毒贩心知肚明,一旦被抓等待他们的惩罚很重,所以他们会负隅顽抗,但缉毒警察是绝对不会退缩的。

  个中辛苦只有自己能体会

  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毒贩的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破案难度也越来越高。郭朝伟曾经连续40多个小时跨省追踪,成功破获了一起贩毒案件。郭朝伟介绍,当时侦查人员发现有毒贩将毒品从其他城市贩卖到无锡,调查过程中他们突然获得一条线索,有一名“马仔”订了机票,准备从常州前往成都向上家购买毒品。在来不及获取支援,甚至还不清楚“马仔”相貌的情况下,郭朝伟和队友立即赶往机场,凭着工作经验在机场识别出了嫌疑人,并和对方一同搭上了航班。“到成都已是半夜,落脚后我们商量行动方案,凌晨3点睡下,5点就起来了。”早上嫌疑人出发去跟上线接头,交易后立即乘坐大巴车返回。狡猾的嫌疑人中途又换乘了另一辆大巴车,为了不打草惊蛇郭朝伟一路尾随,在第三天上午嫌疑人进入江苏境内后,郭朝伟会同接应的警力将其抓获,当场缴获2公斤冰毒。外出侦查几天几夜不回家,连续神经紧绷不放松,对郭朝伟而言是“家常便饭”。有一年临近春节时,他去河南办案,在楼道里整整蹲守了一个晚上,“真是冷啊,当中的苦只有自己能体会,不过后来抓到嫌疑人,又感到很欣慰”。

  为“天下无毒”默默战斗

  在被拍摄到的画面中,缉毒警察脸部都要打上马赛克。20多年来郭朝伟经办了很多毒品案件,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励,却没有过一张正面宣传海报。郭朝伟笑称,他和队友们都自嘲是“不要脸的人”,只要默默工作就够了。相比缉毒时的冲锋在前,生活中的郭朝伟极尽低调。他从来不去开学校家长会,也不对外说具体工作内容,甚至一些亲友聚会也尽量不出席,“一方面是工作需要,一方面确实没空”。

  对于奉献了自己整个青春的缉毒事业,郭朝伟丝毫不后悔,他说每一名缉毒警察都是怀着“天下无毒”的希望不停战斗,这么多年他看到了许多被毒品毁掉的家庭,“多抓一名毒贩,多缴一克毒品,社会就会多一份安宁”。

  (晚报记者 念楼/文 图由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