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得了病,非常希望能通过中医药治疗。在无锡市中医医院有一个中医经典科,坚持“能中不西、诊间求效、杂合以治”,这正符合现代人呼唤绿色疗法的回归。该科今年前5个月门诊量仍达到700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
“能中不西”是最大特色
张先生是从常州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地西医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张先生本人担心胰岛素的一些不良反应,来到无锡求诊。经过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毕礼明诊治,使用纯中医治疗,血糖得到控制,并且在服中药半年左右后停用中药,血糖一直维持平稳。周女士有10年肾脏病史,做过肾穿刺但一直没有明确诊断病因,尝试了激素等治疗方法,但效果有限。在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中医考虑周女士患膜性肾病,随即调整方案,停了西药,为周女士开了传统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和麻黄附子汤。一个月后,周女士小腿水肿消失。周女士感慨,中医经典科给她的方案不仅效果好,而且费用仅原来的三分之一不到,真正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简便验廉”。
“‘能中不西’是中医人的责任!”毕礼明说,中医经典科是一个依据中医的传统规范来诊疗疾病的科室。有些患者西医疗效不佳,既有患者依从性、服药方法、生活习惯等原因,又有医生处方思路、处方剂量使用到位等因素。中医经典科的中医常常会从如何提升疗效入手,经方的运用尤其是该科的“看家法宝”。经方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用药少且廉,疗效却很好。
诊间求效给患者信心
中医院经典科诊治的患者主要有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恶性肿瘤、疼痛性疾病以及部分疑难杂病。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很多都是因各种疼痛或不舒服前来就诊。医生在问诊后,就会在患者身上的多个部位扎上几针,待到患者出诊室,很多症状已有减轻。这种诊间求效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该门诊非药物治疗达到了50%。
诊间求效就是在诊室里的数十分钟就要让病人症状改善,尤其是疼痛性疾病。门诊上一名口腔溃疡患者,予以少冲穴放血后改善;一名腰痛患者针刺肾俞、后溪穴位后症状改善;一名肩周炎患者予以针刺条口透承山穴位后疼痛改善;一名头昏病人,予以针刺风池透风池等穴位……这种诊间求效的方法给了患者以信心,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会更好。当然,诊间求效多数是暂时性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后续还需要进一步评估病情,部分患者需要同时服用经方或者其他方法,最终最大程度控制病情。
杂合以治不排斥西医
毕礼明介绍,《史记》记载的扁鹊救虢太子就是使用“杂合以治”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应用多种疗法,达到临床疗效最大化。在中医经典科,“杂合以治”可以是中医经方和时方合用,或者经方与经方合用,或者时方与时方合用,或者轮换使用。如门诊焦虑的病人,痰湿证候明显时,会轮换使用温胆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很快消失;还有内服和外治杂合,门诊有些调理黄褐斑、痤疮的病人,中医会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加外用药物,很多时候会给病人带来惊喜。“杂合以治”也包括中医与西医合用,现代中医不能排斥西医,西医的诊断和治疗也是现代中医的必备技能,中医很多时候也需要通过西医手段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的干预证据非常充分,疗效较好,且副作用不大,中医经典科的治疗原则就是在西药“不停”的基础上,以中医药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辨证论治下进行。
(卫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