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近日,关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空调之战”频频见诸报端,引发热议。有媒体报道,北京的董先生打网约车,上车后提出开空调,司机以单价太便宜、成本太高为由拒绝。另据金台资讯消息,有的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要求“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还附上了单独的收款二维码。这些事例,被解读为一种“司乘矛盾”的升级。乘客打车时有权实现“空调自由”吗?律师表示,网约车的运营服务应符合出租车运营服务的行业标准,该行业标准明确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升降车窗玻璃、使用音响、视频和空调等相关服务设备”。
(来源:央视网)
网友评论
@u潘潘:不开空调,司机自己受得了?我一般碰到的都是已经开着空调的啊。
@Style:师傅不开空调,说明他自己顶得住。
@老铁没毛病走两步:我遇到的网约车一般都是乘客上车之后现开空调,空跑的时候为了省电就不开,自己挨着,其实还挺不容易的。
@伤我的心跟我网恋:我坐一块钱的公交车也开空调呢。
@青青3033:平台抽成高,司机师傅利润空间小,矛盾点最后还是平台和消费者之间。
@淡蓝湖蓝:无论是市场管理,还是油价或者平台,为啥造成的结果都是末端的消费者买单?
@dio69:又是平台的管理问题转嫁给消费者和司机。
@自种天然:下单约车之时合同即成立,此时再协商权利义务之类的合同条款并不妥当,会增加纠纷。所以,如果允许开空调、不开空调两种情况存在,应当在约车平台事先明示,乘客有权自愿选择。
@于海青:服务型车开空调是一种义务。
@巍巍然也:司机开就开,不开我就开窗呗,反正车跑起来吹的风贼爽。
@度你没商量:进入低价竞争又没有好的服务体验迟早要凉凉。
小编说两句
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空调之争”实际上是每个炎热夏天公众都会关注的老话题,出租车时期即是如此,网约车时代则“延续”了下来。对司机而言,开空调是有成本的,甚至是不低的成本,叠加近期的异常高温天气和油价暴涨因素,司机自然没有开空调的积极性。网约车是一种服务,开空调是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在于:乘客支付费用里是否包含了“空调费”?或许在司乘之间存在理解上的分歧。所以,是否可以对服务内容进行明确,比如把网约车内音响、空调等的操控权通过App或后座按钮设置交给乘客来掌握,成为个性化的服务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