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居然成了一些人眼中的“私产”,好好的小区绿地,有人偏偏要把它铲了,变成自家菜园。近日,家住惠山区洛社镇新盛家园的一位居民,收到了来自洛社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一张1100元的罚单,这是今年全市首张因在小区内毁绿种菜开出的罚单。“时有发生”的小区公共绿地种菜事件,作为城市环境日常管理中的一类典型顽疾,不但影响了市容市貌,更破坏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罚款千元
对公共绿化私有化种菜说“不”
记者来到现场时,先前被种满菜的绿地已被清理干净,恢复了它的原貌。这块“被种菜”的绿地就在小区一楼的侧边位置,面积有近30平方米,“原本种了好多菜,青菜、鸡毛菜、小葱等,四季绿色蔬菜不愁。”多位居民表示,几年前,原本种在土里的绿色植物就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品种各异的蔬菜,春天的时候,还能看到一点绿色;菜被摘走之后,就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非常难看。尤其是到了夏天,因为给菜地施肥的关系,每次路过这边就会闻到阵阵臭味,让大家无法靠近。“已经多次跟这户人家沟通,让他们不要种菜,可一直没有成效。”惠山区洛社镇新盛家园小区物业公司经理王伟说。惠山区洛社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殷江锋告诉记者,经过调查,这位居民私自在小区绿化带种菜已经好多年,相关部门刚把菜清理掉,他又继续种,前后来回责令整改多次后,始终没有效果。“相关行为已经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业主不得擅自挖掘占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场地。按照《物业管理条例》,个人违反上述规定的话,可以罚1000到10000元。”殷江锋表示,最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行为处罚1100元,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对公共绿地种菜说“不”。
两种声音
市民对种菜看法不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公共绿化被私有化种菜的事情屡见不鲜,光每年市城管局接到的投诉就多达百条,而发生地多在老小区。“大家可能在自己的小区就能发现,这样的事情会随时发生在你的身边。”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种菜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大部分市民并未觉得此事有问题,反而认为这是在“美化家园”。
记者在新盛家园小区内随机采访时,也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居民认为,在小区绿化带种菜,看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心情也好了,特别是还能“摘菜”,增添了“生活乐趣”。不过,更多居民则持反对态度,“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好几年了。私自占用绿化带、肆意破坏绿化种菜,有的人还在菜园里施肥。这些肥料气味难闻,让我们都没法开窗”。
对于为何要种菜?居民李阿姨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居民的观点。她告诉记者,小区有些地方空着,没有绿化,荒着也可惜。“用来种菜,也算是一种‘补绿’吧,只要不破坏原来的绿化就好。况且自己种的菜不喷农药,吃着也放心。”家住玉祁镇的刘阿姨退休在家,子女已成家住在别处。“我不用带孙女,整天在家闷得慌,就在家门口的绿地上种点菜。”刘阿姨告诉记者,她种菜不为卖钱,也不为省点买菜钱,主要还是打发时间,增添生活乐趣。
多数市民对在公共绿地种菜的行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在绿化带里种菜,是“公共资源私用”。在新盛家园清理绿化带的时候,就有居民向记者抱怨:“这是公共绿地和公共区域,那些人凭什么在上面种菜?如果大家都去种了,绿化都变菜地了。”
有处罚权
城市绿色需要共同守护
对于此类现象,无论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还是城管部门,态度都是一致的:根据相关规定,小区公共绿地不允许居民擅自种菜。记者从一些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会对此类现象进行联合治理,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让种菜的居民把菜清理掉。但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只能劝说、教育,没有强制执法权。对此,社区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工作人员说:“绿化带种菜是小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一些居民为种菜毁绿,社区管理者要不停地对这件事情跟进。希望居民们能够理解支持,共同守护城市绿色,一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出力。”
殷江锋则表示,无锡每年都有毁绿种菜的新闻,城管部门发现后一般只是铲除,不予处罚。如今不一样了,像洛社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后,在去年整合了住建部门的部分管理职能,对毁绿种菜行为有了处罚权。
(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