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天下

弹奏一支钢琴曲,需要多长时间?

盲人少年刘浩用了整整15年

  弹奏一支钢琴曲,需要多长时间?4分30秒,这是李斯特名曲《爱之梦》的时长。

  但从内蒙古赤峰市一个从未接触过音乐的贫困家庭,到登上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并现场弹奏出这首钢琴曲,21岁的盲人男孩刘浩,和一路陪伴他的“眼睛”——母亲康桂芹,用了整整15年时间。

  今年,这个弹着钢琴踏过万水千山的少年将要再次远行,在美国皮博迪音乐学院开启留学生涯。

  协奏:不能停下的琴

  出生3个月后,刘浩被发现双目失明。

  电子琴是康桂芹在刘浩3岁时买来的玩具,刘浩拿到后爱不释手。有一天,康桂芹突然听到儿子房间传来从未听过的乐曲声,她走进屋问刘浩在放什么曲子,刘浩却说:“妈妈,这是我自己弹的,上午广播里的歌。”“你怎么会弹呢?”“我记住每个琴键的声音了。”

  康桂芹意识到,原来儿子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什么也做不了。

  康桂芹开始给刘浩找老师学琴,但接连被拒40多次,怎么会有老师愿意教盲童弹琴呢?可康桂芹从未想过放弃。她竟真的找到了老师,赤峰市雅马哈电子琴学校的刘永学校长免费收下了刘浩。年仅4岁的刘浩是他所有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位,也是最有天赋的一位。他没有见过乐谱,也不懂乐谱,但只要是听过的音乐,他就能弹奏出来。在刘校长的悉心指导下,刘浩很快便在北京的一场电子琴比赛中夺得了金奖。所有的参赛者中,只有他一个盲孩子。

  得奖后,刘校长建议康桂芹带刘浩去北京学琴。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康桂芹揣着300元钱,给丈夫留下一张纸条,带着刘浩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在刘浩的记忆里,妈妈从没对他说过,你是个看不见的孩子。有人质疑康桂芹的努力,奚落她哪怕将来刘浩成才赚了钱,作为一个盲人,也没福气享受。但康桂芹从未让刘浩知道这些,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刘浩单纯的世界。

  小小少年逐渐长大,指下的琴声也传得越来越远,舞台越来越大,观众(听众)越来越多。但刘浩最珍视的,仍是来自妈妈的夸奖。偶尔练琴时得到妈妈的夸奖,刘浩会偷偷录下来,临睡时反复放给自己听。

  合奏:他们的琴声

  第一次有机会弹钢琴,刘浩要感谢的人是郎朗。

  2007年,郎朗在南京举办“百名琴童”同台演奏活动,刘浩幸运地被选中与郎朗合奏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但对于6岁的刘浩来说,钢琴是他从未碰过的新乐器。

  辗转波折,康桂芹终于找到一家琴行愿意教刘浩这首曲子,学费是300元,顶得上母子二人一个月的房租。但再贵也要学啊,康桂芹想,那可是和郎朗同台的机会。

  一个多月速成的一首钢琴曲,让刘浩顺利完成了这次和郎朗的合奏,也得到了接触钢琴后的第一次专业认可。演奏完毕,郎朗鼓励他:你才6岁,就弹这么好了,再学一年,你就比我强了。

  郎朗的话给了刘浩和康桂芹莫大的信心。这场演出也让刘浩获得了不少关注:有媒体邀请母子登上公益节目,有琴行免费送来了钢琴,有音乐学院的老师愿意试着教刘浩,也有慈善组织愿意资助二人在北京的房租和学琴的费用。

  刘浩跟随学习时间最久的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盛原——从2015年至今已有7年。教授刘浩是一件比教其他学生要付出更多心血的事情,但学费,盛原分文未取。他对刘浩说,等你成为钢琴家后再还给我。盛原说,他希望刘浩将来真的可以通过演奏自食其力,再去回馈之前的所有帮助。

  刘浩坚信,自己和正常人没有太多差别,他用生命的精彩证明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不仅多次获得国内国际钢琴比赛的奖项,先后五次与郎朗同台,15岁时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个人首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并获颁旨在鼓励在灾难中奋进的杰出人士的“塔拉金像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最小的获奖者,还登上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新泽西州立大剧院、维也纳市政厅等国际舞台演出。2022年4月,他更是被美国三所著名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和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同时录取。

  除了音乐,刘浩最喜欢的就是科技。“我喜欢科技,因为科技可以改变生活。”刘浩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盲人的生活。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