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天下

儿童专注力培训效果如何?

孩子“三分钟热度”是常态,家长不要过于敏感

  玩具刚玩了一会儿就腻了、坐不住、走神儿……每个家长在带孩子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困扰。有人就从中发现商机,推出了“专注力提升”培训班,不少焦虑的家长重金买下课程,希望以此掌握推动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通关密码。

  其实,专注力的发展与儿童大脑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孩子慢慢长大专注力会慢慢提升。简单地把所有问题推给“专注力不足”,很有可能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真正帮助。

  免费测试带倾向性暗示

  周末,记者来到北京市一家专注力提升培训机构咨询。听闻记者的来意后,工作人员立即表示,可以为孩子进行免费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老师会从孩子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认知、社交5个方面安排课程。记者还电话咨询了多家机构,这些机构均表示,可以为孩子安排免费的专注力测试。

  在提供咨询时,工作人员多会进行一些有倾向性的引导,“孩子是不是做事情没有常性?”“平时是不是有一些走神儿的表现?”“写作业的时候是不是坐不住?”得到肯定答复后,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典型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表现。”

  瑶瑶妈妈在商场逛街时被机构工作人员拉去做了测评,“我当时就想着看看自己孩子是什么情况。结果听完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觉得孩子条条中招,如果放任不管,感觉孩子以后就没救了。”于是,瑶瑶妈妈一冲动,花了2万多元购买了120个课时的课程包。

  还有机构提供了面向家长的测评表,测评的提示中也有倾向性的暗示。比如某机构的一份家长测评表提示,为自己孩子评分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忽视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则选择更严重的那个。

  培训用上“高科技”

  记者走访发现,专注力提升的培训课程大致分为两大类:传统类的练习以及主打高科技的“脑波反馈训练”。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培训机构,墙上显著位置展示着专注力培训的训练项目及孩子们的训练成果。“你看,这是在圆圈中间画一道横线的练习,孩子最初来的时候,要么线画不直,要么没法把线画在圆圈的正中间;几节课训练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工作人员比较着两张画满圆圈的纸,向记者解释。除了画线练习外,墙上还贴着穿线项目、找影子、舒尔特方格、找数字、快抄等练习内容。但是,不少家长反馈,这种训练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个课程包上完,孩子行为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也有专家表示,这种练习方式较为枯燥,且机械重复,对孩子的发展并不一定有什么好处。

  一家主打“高科技培训”的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机构会使用先进的仪器对孩子进行全脑测试,判断孩子各脑区发展情况;然后通过高科技的设备对发育薄弱的脑区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参加这类课程培训时,孩子要戴上头带,并在头上贴上电极。“我们的设备可以把对应脑区的数值读取出来,然后以直观的画面反馈到电脑屏幕上。”工作人员举例,“您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游戏化的训练……比如,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屏幕上的赛车就会走得又快又稳。通过这样的提示,使孩子的自控力得到增强和改善。”不过,记者查询发现,业内专家对此项技术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

  记者发现,机构的老师资质并不透明。很多机构声称自己的老师都具有教育学、心理学背景,并且接受了机构内部的专业培训。记者要求查看相关证明时,对方则称不方便提供。也有机构在平台上公布了师资团队,但是详情只有老师的姓名及毕业院校;且从毕业院校信息来看,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具有机构所声称的专业背景。

  “三分钟热度”

  由发育特点决定

  “我们不能把孩子‘坐不住’的表现都简单地归因于孩子的专注力不足。”资深心理咨询师许玉玲说。“家长会明显感觉到,孩子坐不住、静不下来。其实这并不是他专注力的问题,他们天生活动量大,需要足够的户外运动,需要充分‘放电’。”许玉玲说。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利看来,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三分钟热度”或许才是常态,这是由大脑本身的发育特点决定的,家长不要过于敏感。她介绍,孩子生来具备专注力,其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儿童在0岁至6岁,大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孩子要通过无限的探索和发现,建立广泛的神经环路。”此外,她指出,孕期、家庭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亲子互动模式等因素也都与孩子专注力的发展有关。

  许玉玲提醒,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断,让孩子意识到“我是时间的主人”,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