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曙峰 文 |
但凡来无锡旅游的人,都会选择去灵山胜境,作为无锡四家5A级景区之一,灵山从无到有一路发展,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气质、环境营造、营销服务、模式输出,产生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无锡旅游业的代表性IP,也是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就个人而言,与灵山的缘分,自始至今,一直没断!
大学毕业,回锡伊始,在无锡市建筑工程局工作。适逢1994年灵山启动一期建设,我局下属无锡市建筑工程公司参与土建,见证了灵山大佛建设过程。那时候去工地,还是一片山地,树林茂密,但环境杂乱;山脚下农房散布,市集热闹,是典型的山野村庄;祥符寺仅剩几间旧房,那口古井和千年银杏淹没在草木之间。现在反观当年项目落地,还是很钦佩也应该感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之高瞻远瞩,顺应五方五佛之礼,一锤定音,全力支持无锡灵山大佛建设。
灵山大佛金身安装前,有幸在现场看到那么多巨大的铜片铺陈在地,听闻晨光机器厂介绍如何设计、放样、制模和拼装,化零为整形成世界最高的青铜立佛,整体形象浑然一体,端庄飘逸灵动,令人惊叹!1997年10月开光迎客,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景区。迎新撞撞,拜佛祈福,成为无锡市民一大热门。二期建设九龙灌浴时,我大学师兄、局属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应聘到灵山公司工作,由于专业出身,生逢其时负责项目建设,亲历和见证灵山的发展壮大。自此,无锡多了一个旅游必去的目的地——灵山大佛,佛大山灵!无锡地处江南水乡,一向风调雨顺,少灾少难,人们常说是灵山大佛护佑锡城平安。
新世纪之交,调入无锡市政协工作,负责行政后勤事务,后来担任文史委副主任。政协汇集社会各界精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谋划策,文旅事业的发展涉及社会民生,是个各方关注的重要课题。来自各地交流调研的团队比较多,很多会选择去参观灵山。夏日炎炎前往,寒冬腊月又去,多次陪同,虽然辛苦,但对灵山文化增加了认知和感受,经常自当导游,让更多的宾客了解无锡灵山的创新之举、发展之旅。政协委员社情民意、建言献策中,对灵山的发展也很是关心,集思广益,多方面给予支持。
转岗到无锡市台办工作,在推动无锡与台湾两岸交流过程中,灵山更是勇挑重担,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先后承办“两岸和合,共生吉祥”文化交流之旅、两岸民宿产业论坛、“心有灵犀,爱跨山海”两岸青年之约等重大活动,成为两岸同胞交流往来的重要载体。台湾各界知名人士先后来访灵山,留下深刻印象。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因祖庭为宜兴白塔寺的特殊渊源,更是多次往返两岸,为灵山发展和两地交流牵线搭桥。灵山梵宫辉煌亮相后,2009年3月灵山集团承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千余名高僧大德和各界人士汇聚无锡开幕,又包机转场宝岛续会交流,并在台北小巨蛋顺利闭幕,开创了两岸合作举办大规模交流活动的先河。国台办领导高度评价灵山在两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鉴于灵山特殊的地位与影响,成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与时俱进的灵山又推陈出新,高品质建设拈花湾,成功打造成心灵栖息地。在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无锡灵山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由此成为无锡第二家、江苏第三家国家级交流基地。纵观无锡灵山在两岸交流交往中的作为和成效,可以说当之无愧,也大有文章可做。
调任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后,我与灵山的关系就更加密切,可谓亲上加亲。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既关注灵山的品牌打造,更关心灵山的可持续发展。灵山于2009年荣获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因其先进的理念、融合的设计、高端的品质,受到国内业界广泛关注。灵山走出无锡,相继到山东曲阜、陕西汉中、南京等地策划和运营文旅项目。曾特意去曲阜尼山圣境观摩,为灵山人创新发展、差异发展、优质发展的理念和思路点赞。灵山不断探索发展,在宜兴周铁规划建设大拈花湾项目,倡导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大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理念。为推进项目建设,积极靠前服务,做好考古前置,在勘探发现先人生活遗址和墓葬群的基础上,协助调整方案,优化布局,突出打造人文公园、讲述人文故事。
无锡灵山,一马当先阔步向前,持续打造文旅精品。因缘殊胜,个人有幸见证和记录着灵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这缘分还在延续。无锡灵山,无锡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