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惠山区人民法院与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发布会,介绍惠山区正在试点的“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
近年来,市场活跃度持续增强,但是在企业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经营异常企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僵尸企业”。所谓“僵尸企业”,就是已经长期不经营、或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后不主动办理清算注销,没有及时正常退出市场的企业。惠山区市监局副局长张晓东介绍,目前惠山区共有4.5万余家企业,其中“僵尸企业”经过历年的累积,已经达到近8000家之多。
张晓东表示,对部分企业来说,名下存在“僵尸企业”本身就是个包袱,可能对其经营、贷款等方面存在影响,甩掉“僵尸企业”有助于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
为此,今年6月,惠山区市监局与惠山法院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的实施意见》,对筛查机制、申请启动、审理清算、资金保障、注销登记这五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在全市率先试点经营异常企业的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
2012年时某钢贸企业在惠山区注册成立,但是接下来两年中这家企业经营不善,法人也“跑路”了。之后,这家企业就成了典型的“僵尸企业”。本次试点工作开始后,这家企业便被列入了清算名单,目前该企业已经进入破产程序。据统计,6月份至今,惠山法院已经受理40件公益清算案,其中31件结束破产审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据悉,在试点基础上,惠山法院与惠山区市监局计划扩大公益清算的范围。
焦点
怎样的企业会被强制清算退出?
惠山法院副院长陈瑜介绍,根据这项机制,惠山区市监局就主管的吊销未注销等经营异常企业建立备选库,实时更新,移送法院进行筛选审查。同时,法院利用司法大数据对企业涉执行案件情况进行排查,发现企业存在诸如无可供执行财产,以及其他经营异常情况的,及时反馈给区市监局。之后,对符合经营异常条件的企业,区市监局向法院申请对该企业进行强制清算,无需经过注销公告程序,只需提供申请书、申请人和申请人相关信息及证明文件。法院受理后,查明被清算企业涉诉情况,指定清算组,并指导清算组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等情况全面调查,发现符合受理条件的,由清算组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