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二泉月·征文专版

一封灵山挂号信的琐忆

  | 陆希炀 文 |

  我珍藏有一封2003年4月灵山公司寄给我的挂号信,里面有一张灵山文化园开园大典的入场券。这几天,我又拿出这封信,看着券上的“赠券”字样,不禁遐思无限。

  当年,灵山胜境全面建成开放,唐僧赐禅小灵山,祥符寺的悠久历史,大佛的名声和秀丽的太湖风光,早已使她蜚声中外。当时,我在中山路的“白天鹅购物中心”工作。在一次营销办公会议上,大家对灵山胜境的前景一致看好,最后决定在我们购物中心举办一次联动的促销活动。具体办法是,凡在我们这里购物达一定额度的顾客,均可享受我们中心送出的“灵山一日游”旅游服务。经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的多方宣传,在市内形成了“人人向往灵山,周周班车不断”的热潮。在那些日子里,每逢周六,从白天鹅广场接二连三开出去灵山的旅游班车,车头上一律挂上“灵山一日游”的大红横幅。一路过去,路人的回头率很高。由此,我们中心的销售业绩也开始如日东升,逐渐增加,一般达到了同比增加20%—30%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我们的活动具有“大不同”的创意,为此,灵山公司特意给我寄来了挂号信。那时候,我就是灵山一日游的“导游”,每周都带了我们的大批顾客前往观光,瞻仰灵山大佛,寻访唐代贞观年间的古银杏树,踏勘唐朝的那口六角古井,我们走遍了灵山胜境的山山水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在这以后,虽然还多次去过灵山胜境,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夫妻俩带着老母亲去游灵山的那次。

  我的老母亲信佛,她有一只自己用紫色老花布亲手缝制的手袋,里面放着一本用特大号字体印刷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一串佛珠。这个包与她形影不离。这次去灵山,当然也不例外。

  记得那是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们带着为老母亲准备路途休息的折叠椅,乘车来到了灵山胜境。但见灵山大门处游客信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由于当年灵山尚未开通游园观光车的服务,我们只能缓步朝大佛所在的小灵山走去。一路上,山花遍野,林木苍翠,鸟语花香。当我们沿着山径,逐级攀登到那棵千年古银杏树附近时,我们就地稍作休息。我打开了折叠椅,让老母亲稳稳地坐下。老母亲则一刻不忘随时做她的“功课”。她利索地打开她的手袋,拿出那本经书和佛珠,嘴里念念有词,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就在此时,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蓝眼睛的外国女士。她们见我母亲白发苍苍,精神矍铄,居然还能爬山来到灵山,很是惊讶。她们好奇地询问了我母亲高寿,又连忙拿出照相机对着我母亲拍照。边拍边说,这是一张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老母亲年纪虽大,但她耳朵不背,当她听到了赞扬声以后,对着我们笑了。她笑得那么自然,从她额头上绽开的皱纹中,我们真诚地感到了她的幸福。

  “心诚则灵”。我老母亲一直身体健康,没病没灾。我们家四世同堂,和谐幸福。在她100岁时,我们社居委的领导还特意带上大蛋糕,来我家为她庆寿。她一直活到了102岁才驾鹤西去,这也许也是托灵山的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