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二泉月·文学

竹海神韵入梦来

  | 范双喜 文 |

  竹海,一个绿色世界构成的令人向往的地方,它的意趣天成和天然氧吧不仅经常牵动着我的脚步,牵动着我的眼睛,更牵动着我的心。

  从宜兴城区出发,不出半小时便可抵达被人誉为“中国第一竹海”的宜兴竹海风景区了。因工作的关系,我得以经常徜徉在竹海之中。每次去竹海,我不仅没有丝毫的厌倦和懈怠,相反,更多得到的是置身于山水、回归于自然的一份心灵的熨帖,也对应着一份梦中曾多次出现过的竹海神韵。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竹海风景区兼山水景致于一体,融自然绿色生态和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于一身。成片竹海几十万亩,中心景区一万亩的竹海,对于生活在丛林一般高耸的、水泥钢筋建筑群里的现代人来说,扑面而来的满眼青翠,无疑是一处亲近自然山水的极乐世界了。满眼的竹林,清澈的水,路边摇曳的花草,微风吹来一丝清凉微甜的空气……大自然所呈现出的一派和谐色调,一切都让人那么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若是雨后,竹海的青岚之气荡漾在竹林之间,像捉摸不透的飘渺薄云,又像一个个山野村姑编就的轻盈之梦。远远近近,飘飘忽忽,一阵又一阵的岚雾绿影把都市的喧嚣过滤得一干二净。在竹林里行走,像在一幅画卷里穿行。站在不同景致的竹林边上,又像闯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往往不知脚向何处,只是尽兴地让手中的照相机把这份美景一次又一次定格在胶片之中。

  竹海幽静、安详、脱俗,四季叠翠拥青,绿拥千山,恰似一幅幅空灵的山水画。由于参与了一些竹海早期的规划、建设以及景观起名等工作,因此对竹海的旅游景观我是如数家珍的,如门楼服务区、镜湖区、水景观瀑区、翡翠长廊区、海底区、悬空栈道区、空中缆车、中海和山顶区等等,它们各有特色,在竹海自成无言的风景。而我最喜欢的则是漫步在镜湖边,看蓝天、白云、斜竹、野花、绿筱在湖中的幽静倒影;看小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寻找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看着它们在清澈的水中演绎一份亘古以来的诗意旋律;或是在悬空栈道听竹风、赏竹韵,让想象中的陶都乡谣俚曲把凡尘俗事荡涤而尽。

  使我感觉最惬意的,莫过于欣赏了竹海美景以后,坐在竹溪茶楼里,坐拥眼前沉醉的竹林,捧上一杯用“太湖第一源”竹海山涧水泡的热茶。天冷,可以喝一杯芳香四溢的地道“宜兴红”茶,养心养胃;天热,则可以喝一杯苏东坡心仪并赞赏的“阳羡雪芽”,那一杯青绿,完全可短暂消弭尘世累积的烦恼。在茶楼喝茶,一边心无旁骛地嗑着当地盛产的吊瓜子,一边阅尽眼前的竹篁疏影。可以和两三好友谈天说地,论古道今,也可以把心交给这无边的竹林,倾听它们在自然的怀抱里窃窃私语,感受一番滚滚红尘中所无法体会到的丝丝宁静。

  远离浮躁的生活,栖身山水,甘与清风竹林为伍。这古人隐士的风格,也诞生了“竹林七贤”的故事,有了郑板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竹诗画。这些贤人隐士或托身竹海,朝夕沐浴在修竹篁林之中;或吟诗赋词,为竹泼墨,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面对环竹拥翠的镜湖,大学士苏东坡在吟咏着竹诗;而翡翠长廊的清风洞前,贤士米芾则双手相握齐眉,弯腰虔诚地向竹林里的灵石膜拜。匆匆而过的游客又有多少能从中体会出一点人生的真谛呢?面对这两尊由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精心设计的雕塑作品,我思接万里,感慨万千。苏东坡和米芾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等凡夫俗子或许领会不出多少真谛,但他们走近、亲近和贴近自然山水的那份情感是显而易见的。我知道,贴近山水,融入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生命的本真要求,谁也无法抗拒。

  在我国,竹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又并称为四君子。古代爱竹、赞竹的文人墨客很多,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李贺、郑板桥等都留下过以竹为主题的诗篇。读了一些先贤诗人给竹写下的诗句,我也步下前辈诗人的后尘,以《竹海散步》的名义,给家乡的竹海留下了一些诗句:“竹林七贤的脚步早已走远/向上的石阶苔藓滋生/像远处隐约的花寂寞绽放/昨夜的雨,给竹海舒展了身躯/山上,翠鸟在竹梢上观望/像我在竹海散步的诗句/给窗外的风送去清脆的笛音/山道弯弯,竹林漫漫/我看到眼里一棵又一棵的竹/全站在唐诗宋词里睁着透明的眼//时间的腹地,青翠的鸟/在竹林的梢头厮守着天空的澄明/清澈的溪流没有喧哗/它绕过坚硬的或大或小的石头/绕过细碎的阳光/使我的注目里呈现韵律的江南/竹海散步,我当然弹奏不出《广陵散》/只是哼一曲乡情乡音的陶都民谣/直到把民谣也哼成/一棵棵青青荡荡诗意的竹……”

  春夏秋冬,竹海风景区呈现的是不同的魅力,即便是一日之中,竹海的景致也各不相同。苍山无语,竹海幽声。茂林修竹的竹海在陶都宜兴已成绝美的风景。一竹一故事,一水一景致,一山一传说,如梦如幻的翡翠竹海世界,美的旋律在无声律动,移步换景的竹篁绿影,一如郑板桥笔下一幅幅魂语魄韵的竹意画,一点点沁入我的梦境里,让我在与竹海的对话中,一遍遍探寻竹海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