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富 文|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曰:“桥,水梁也。”又曰:“梁,水桥也。”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曰:“梁之字,用木跨之水,今之桥也。”“桥”字的出现,大约在汉代。之后,“桥”和“梁”这两个字逐渐合成了一个词,谓之“桥梁”。
宜兴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小城,宛如荷叶,凌波轻盈,芬芳不绝。全境河流纵横,湖泊群聚,“无一日不舟楫”的水乡泽国自然成了桥的世界。一座古桥,都有一个故事,在斑驳建构中抚摸到印记,在回清倒影里珍藏着传奇。
踞守水乡,维系交通
昔日桥梁,大致分为索桥、浮桥、梁桥、拱桥4大类型。宜兴古桥,基本是梁桥(又称“平桥”)和拱桥(又称“曲桥”)两种结构形式。宜兴全境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为沟通水的两岸,便于东去西行、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通行,除少量渡口外,那些散落各地、常建常毁、毁而又建的独木桥、木桩木面桥、石台木面桥、排柱木梁桥、石基砂条桥等梁桥,无时无刻不为乡民交通出行提供保障。
梁桥有一孔、二孔、三孔、四孔之分。四孔的只有夏芳桥和吕公桥2座,三孔的有蒋坫桥、年嘉桥、珠藤花桥等11座。航船有篷顶,船通过桥孔,桥就要起拱,由此产生了拱桥。拱桥有一(单)孔、三孔、五孔之分。五孔的仅有五洞桥(又称“金莲桥”)1座,三孔的有鲸塘桥、张泽桥、画溪桥等3座。
历史云烟,若隐若显。从古至今,宜兴修建了许许多多的桥梁,确切数目难以统计。据宜兴旧志记载,在多个历史节点,境内的重要桥梁有确切的数字。明万历十八年(1590),境内有各式桥梁218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有237座;嘉庆二年(1797)有311座;光绪八年(1882)有460座;民国10年(1921)有283座。这些桥梁,或横跨重要水道,或构建于县城、集镇、乡村要津,让南商北客人便其行、舟来楫往货畅其流。那些数量众多、结构简单、毁建频繁的小桥虽不为旧志所列,但无时无刻不在维系日常交通。
迄2021年,宜兴境内存有民国以前修建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桥182座。其中梁桥90座、拱桥90座、梁桥与拱桥结合于一体的2座。从分布来看,高塍镇最多,有25座,新建镇最少,仅1座。现存古桥中列入省文保单位的15座,市文保单位的58座。这些古桥,在战火、水患和时光流逝中存续下来,尽管已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但依然保存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承载历史,装点风景
宜兴造桥有辉煌的历史,始建于周代的有周铁桥、张泽桥;始建于汉代的有长桥、归径桥;始建于三国时期的有梅林桥、万缘桥(杨母公桥)、葛墟桥(和桥);始建于唐代的有玉带桥;始建于宋代的有福德桥、南仓桥、归美桥、屺亭桥、谢桥、扶风桥、深(升)溪桥;始建于元代的有王婆桥、范道桥、通津桥。宜兴现存的古桥绝大部分建于清代,有的可上溯至明、元、宋代。
我国记述地方风土民情的开山之作——晋代周处的《阳羡风土记》称:“阳羡县前有大桥,南北七十二丈,桥中高起,有似虹形,袁君所立也。”这是宜兴桥梁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东汉时期阳羡长袁玘在古荆溪河上建造的跨度72丈的木拱桥。西晋太康三年(282),洛阳郊外修建了一座旅人桥,这是由桥梁专著记载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拱桥,但此桥的建造比宜兴长桥晚了100多年。
秦、汉、晋代,宜兴的建桥材料以木料为主。到了南朝,木石混筑和石构桥梁相继出现。宋朝是桥梁建设从木桥转型为石桥的转折期。在宜兴先民掌握砌筑拱券技术并将其用于建桥后,石料成为建桥的主要用材。宋代以后,按照就地、就近取材的原则,宜兴建桥的石料基本为花岗石和石灰石。花岗石以武康石、金山石为主,石灰石以本地产的青石为主。花岗石质地坚韧、不易碎裂,大多以石条形状作为梁柱、拱券、平桥桥面等大型构件。青石美观、易加工,多制作成各式块石,砌筑桥体。宋、元、明时,花岗石多选用产自浙江湖州地区的武康石,清代多选用产自江苏苏州地区的金山石。重修(建)的桥梁充分利用老桥石料,补充石料以青石为主,这也成了宜兴清代古桥由花岗石与青石混筑的显著特征。
历朝历代,桥梁的修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官修。坐落在县城、重镇、驿道、官河等处的重要桥梁,由官府拨公帑修建;二是民间捐修,资金筹措包括捐资和募资。致仕乡贤、当地名绅富而为仁,行善积德,慷慨解囊。例如扶风桥,由宜兴状元周延儒出资重建。乡绅倡捐、民众募资成为桥梁修建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总量远超公帑。也有在重大节日组织舞龙、舞狮、唱麒麟、调马灯等活动,并到各地巡演,筹措修桥资金;三是民间桥会。宜兴多地建立的“桥公堂”,置有田产或房产,其收益用于修建和管理桥梁。此外,还有官修民助、官倡民修、化缘筹资、以工代赈等修建形式。
越流跨空,宜兴留下许多形态各异的桥梁,或恢宏伟岸,或娇小玲珑;或长虹飞架,或舒缓平坦;或曲折逶迤,或一线平直。悠悠古桥中,有横跨街面的蛟桥、归径桥、扶风桥;有雄踞要津的画溪桥、周铁桥、金莲桥;有点缀园林的沸玉桥、书院泮桥、瀛园黄石桥;有讲述故事的步龙桥、施荡桥、马斯渎桥……唐大司空李蠙、宋大学士苏轼先后捐玉带建造同一座桥梁,传为千古佳话。曾连接宜兴、荆溪两县的大浦桥,已在风雨中毅然挺立了550多年。横跨蠡河的张泽桥,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做工精良的鲸塘桥,气势恢宏且凝重隽秀。还有静卧在白鹭成群处的衔哺桥、精雕细刻的南草塘桥、建有桥亭供路人憩息的允济桥……
浓缩文化,光耀古今
古桥,不仅是水上的道路和抵达彼岸的途径,也是先民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创造。宜兴古桥集江南水乡建桥工艺之大成,既是实用和艺术的融合、合理和浪漫的结合,也是现实与梦境的叠加、当下与远方的交汇。那些保存下来的桥额、桥联、桥铭、碑刻、雕塑……浸润着绚丽与多彩,光耀古今。
桥额是铭刻在桥梁正中央的桥名,一般以阳刻楷书镌就。桥名的由来,大致分为五类:一是表彰类,表扬建桥德政的内容,例如培德桥、信义桥;二是纪事类,主要记载桥梁的故事传说,例如玉带桥、施荡桥;三是抒情类,祈求吉祥和祝福,此类桥名数量较多,例如永安桥、太平桥、长春桥、允济桥、万兴桥;四是写景类,美化桥梁周围景色,例如画溪桥、珠藤花桥;五是纪念类,纪念名人轶事和所在地,此类桥名最多,例如王婆桥、吴泽桥、镇龙桥、双圩桥、吕公桥、凤凰桥等。
桥联是对桥的艺术表述和赞美,不仅增添了桥的丰富内涵,而且提高了桥的文化品位。桥联对仗工整,文采出众,有的更为名人亲笔。石拱桥的桥联通常镌刻于桥洞两边石柱上,石梁桥的桥联刻于直梁桥柱上,也有桥梁两侧均有桥联的。桥联一般以阳文楷书镌刻,内容以写景、抒情为主。写景主要是山光水色 、地理环境;抒情内容涉及宗教劝善、记颂功德、形胜特色,以及当地民风习俗。境内现存的官林桥、中阳桥、下裴桥等15座古桥镌有桥联;近、现代湮灭的16座古桥如钟溪桥、中里桥、南兴桥、文定桥、蜀山大桥等均镌有桥联。
桥铭是桥修成后以立碑或刻石表达纪念。修建桥梁造福于民,功德远大。而桥梁建造绝非易事,故而要建亭、立碑,或在拱券上刻石,流芳后世。鲸塘桥西侧桥亭,内有石碑6方,为清代修建鲸塘桥记事碑和功德碑。允济桥南侧的歇脚亭内保存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建允济桥碑》。2012年,发现玉带桥拱券内嵌有碑刻2方,分别为明嘉靖、清乾隆年间建玉带桥碑记,留下唐大司空李蠙捐玉带建桥的记载,修改了宜兴旧县志中只记述苏东坡捐玉带建桥的历史。
雕刻是古桥上的装饰,一般见于石拱桥,主要雕刻于桥栏、望柱、长系石、抱鼓石、龙门石、拴船石上,多为童子、瑞兽、莲花、如意(云朵)等吉祥图案。桥栏雕刻一般见于栏板上,有各种花纹、人物、动物等。望柱柱头一般雕刻为方头式和莲瓣式。画溪桥莲瓣式柱头下附有须弥座,这是境内古桥中的孤例。抱鼓石置于护栏尾部,其装饰一般为花纹和鱼纹。南草塘桥堪称宜兴古桥装饰的典范,其望柱有莲瓣式、方头云纹式、方头花纹式3种。一侧抱鼓石为折枝花如意纹,另一侧为太极阴阳鱼纹,阴阳鱼还有点睛。古桥装饰还有起压胜作用的雕塑,长系石两端、望柱上端或拱桥仰天石上雕刻出传说中的吸水兽(龙生九子之一的蚣蝮)、龙头、对狮、狮头等。例如东仓桥、官林桥的雕塑,以神兽威慑四方,寄托“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的意愿。下邾桥(已湮灭)桥面平台四角望柱上的4只石狮子,头微侧,口微张,舌微伸,脸微笑。狮身不大,也不失惩邪匡正之威。
龙门石是建桥时最后放置的一块石材,位置在桥面正中央,放置龙门石(合龙门)意味着桥梁建成。旧时合龙门须择吉日吉时,忌人影合入龙门。龙门石一般为一桥一石,梁桥、拱桥都有,纹饰一般为如意风水轮回图案。范道永丰桥为单跨梁桥,有形状和大小相同、图案涡纹旋转方向相反的两块龙门石,是境内古桥之单例。龙门石呈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仅见万寿桥的龙门石为长方形。在对古桥的现场勘察中发现,境内拱桥几乎都有正、反两块龙门石,即纹饰图案朝上的正龙门石和纹饰图案正对河面的反龙门石。反龙门石一般呈正方形,或与正龙门石同为一块石材两面雕刻纹饰,或另置一块石材压在正龙门石的下端。反龙门石的纹饰已发现有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
拴船石,俗称船鼻子,是在桥旁或河埠岸壁砌置的系住船缆的孔眼石。洋溪桥、归径桥、新年桥的桥基上都嵌有漂亮的拴船石。
悠悠古桥,不仅连接着河两岸的乡土,连接着故乡的记忆,也连接着乡人的情愫。我们收录古桥,就是展现乡风民俗;我们记述古桥,就是浓缩历史文化,让那些关于桥的故事代代相传,让那份历史记忆成为子孙后代可以维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