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很久以前,惠山的山岭里有一条神牛,全身青毛闪闪,眼大炯炯,放声如雷,奔走如矢,却难得一见。
有人发现它只是每年立春前后在惠山山麓田间上溜达,一晃眼不见了,但抖落了一些青色牛毛,散落在惠山田头的泥土里。这年,凡是青牛踩过的田亩都禾壮穗大,收成特别好。后来有人用惠山田里粘有青毛的泥土做成青牛出售,农户买回去供奉,晚上睡觉就梦见青牛在自家地里奔走,这年的粮食果然也大丰收。
惠山泥巴做的青牛从此一直受到农民的喜欢,都说“摸摸青牛头,吃饭不用愁;摸摸青牛脚,种田用得着”。青牛身上的青色也象征着庄稼茂盛,预示丰收的景象。
不知是惠山泥青牛的“神力”感召,还是清代皇帝谕训,在清代无锡盛行一种“迎春牛”的习俗。在每年立春这一天,历任无锡知县都要出县东城,在亭子桥恭迎春牛,将预先准备好的春牛泥塑彩绘后慢慢迎入县衙内,场面非常隆重。
据《无锡县志》记载:“立春日,竞看土牛从熙春门外迎入县治,士女喧嗔至暮。”粗货泥人中的“春牛”正是应承这种民俗、农俗而制作的。后来,也有采用阴阳五行中的青、赤、黄、白、黑五色的春牛款式,寓意着东南西北中整个大地,又代表了五谷丰登之意。 (耘林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