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二泉月·文学

我的赤岸老师

  | 沈协丰 文 |

  为编撰《赤岸情结》一书,那天,我们几位发起人相约回到家乡——素有“忠毅之乡”美称的江阴顾山镇赤岸村,在梅群贤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参观村史馆。看到家乡文化教育的史料,思绪将我拉回到小时候读书的年代,记忆中那些老师严肃而认真负责的神情,似一帧帧图片,浮现在眼前。

  从懂事起,父亲就向我灌输读书的重要,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家里贫穷,只断断续续读了三年书,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因而格外看重知识文化。当年任赤岸大队书记的父亲,由于工作关系,认识许多老师,也常常教育我上学后要听老师话,学好知识,还会带我到赤岸学校里去提前体验学校生活,因而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老师。有一次我跟随父亲到赤岸小学,在老师办公室,父亲和校长蔡良宝老师轻声交谈着,大概是犯起了烟瘾,父亲从怀里掏出用小半张报纸包着的烟丝,两人相视一笑。蔡老师从一本大楷本上撕下半页毛边纸,对半裁开后摊在两人面前,父亲则小心翼翼地抓起烟丝放在毛边纸上,尔后两人各自将烟丝铺平,将纸卷起来,伸出舌头舔了一下,做成卷烟,父亲又掏出火柴将烟点上,两人笑眯眯地吞云吐雾起来。

  其实,我认识的第一个老师大概应该是村上的沈栋才老师。他家就在我家南边,中间只隔了一户人家,论辈分他还小我一辈。那时他经常到我家来串门,两家关系相当好。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家划给了刘家堂10队而不是我们沈家圩的9队。我小学三、四年级和初一初二时的政治课是由沈老师上的,他讲课很有鼓动性,始终慷慨激昂、激情满怀。那时他是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抓得很紧,经常在早读课期间,到教室巡察,检查学生到校情况,督促早读,及时发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说,沈栋才老师对赤岸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读小学时另一个印象很深的老师是毛惠英老师,三年级和四年级时,她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毛老师对学生要求很高很严格,她教过的学生大都很怕她,一些调皮的学生背后称她“猫咪”(猫和毛谐音)。一次我的数学作业错了两道题,毛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地给我讲解,随后问我懂了没有,我当时很紧张,根本没听进去,却谎说听懂了,匆匆拿着作业本回教室订正,心想自己慢慢琢磨,可就是做不出那个对的答案。不知什么时候毛老师来到我的身旁,用手指指着我的作业题,我当时吓了一跳抬头看着她,她笑眯眯地看着我不说话,手指依然指着,我低头一看,恍然大悟,很快做对了题。毛老师掏出红笔打了个钩,严肃地说:“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知道吗?”从此,我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

  梅群贤老师是我从小就很仰望的老师。三、四年级时,有一次放学与初中学长结伴回家,路上初中学长们谈论起梅老师,说梅老师上语文课像是“说书”,好听得很。后来真的听到了梅老师“说书”,那是他来我们沈家圩村给社员讲故事,我听得出神入化,完全被他的神情迷住了;从此,盼望着早日听到梅老师讲课。初二那年,终于由梅老师教我所在班语文课了。不夸张地说,一年的语文课对我来说终身受益,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陶醉。那年北漍公社文教组组织初二学生学科竞赛,我被赤岸初中选为竞赛选手,语文考试时,由于粗心大意,我漏做了考卷背面的一道题,成绩自然可想而知。点评课上,梅老师严肃地说:“我们有位考生自以为是,稀里糊涂昏咚咚,考试时竟然把最后一道题漏做了!”接着眼神扫过我的脸继续讲道:“我跟你讲,不要觉得自己很委屈,你给我记住,以后无论什么考试,一定要全面检查考卷正面背面,一定不能再漏做题了!”虽然梅老师没点我的名,但当时我的脸已涨得通红。从此以后,每当考试,我都会认真检查,再也没漏答过考题。

  那个年代,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说来也巧,在北漍中学上高中时,高一、高二的班主任老师也都是赤岸人。

  高一时的班主任李鸿繁老师是唯一一个教过我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老师。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一门课叫“农知”,顾名思义“农业知识”,记得这门课是由初中部的李鸿繁老师来教的,据此我懂得了庄稼拔节、抽穗等知识,也能基本分清昆虫中益虫、害虫的种类。初一时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学期语文课,第二学期时调到了北漍中学任教,一年半后我上高一,李老师任我们班班主任并教语文。李老师讲课声音不大,但威力很大,同学们都不敢窃窃私语。至今记得他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情景,也记得他在班上召开主题班会的情景。

  高二时的班主任徐国荣老师,赤岸寒塘坝人,是公认的好老师,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一点没有臆想中的大牌老师的令人难于接近。有一次徐老师找我去办公室谈话,他从旁边拉过一张椅子让我坐下,着实令我诚惶诚恐又暖上心头。那个年代上学全靠两条腿步行,为节省往返时间,我晚上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内,但早饭成了问题,徐老师获悉后主动帮我与学校食堂联系,以他的名义为我订上早餐,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记忆中,我上学时的老师大多是多面手,一教多能。体育老师陈金财教化学教出了化学博士;美术老师李玉贵教英语教出了众多轻松与老外交流的人;数学老师李耀良成语故事讲得栩栩如生;音乐老师江祥声语文数学都善教,特别是他的板书令人惊叹;半路出家的周纯兹老师俨然像个科班出身,一点不逊色于别的老师;数学老师张雪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文艺会演,次次都能获奖。

  我常常想,为什么家乡的老师特别的多,教书又教得特别的好?我在村史馆找到了答案。赤岸人有着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的传统,教育乃千秋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久以来,家乡许多有远见的卓识人士在追求知识的同时又乐于教书育人,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人文赤岸精神、精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