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江阴获悉,江阴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以“根深叶茂”的实体经济提供强劲支撑。
在江阴临港开发区,上机数控光伏产业一体化制造基地项目、中建材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双良新能源产业项目一期等施工现场正掀起大干快干的热潮。纳力动力电池集流体二期项目、申氢宸燃料电池二期项目、凯迈机械光伏设备项目相继签约,更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这些项目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江阴正在全力推动风、光、氢、储等产业集群集聚,打造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上产值突破1000亿元,鼓励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建设,瞄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方向,加快五圩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激励规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发力“智改数转”,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夯实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的产业根基。
江阴自2021年启动“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以来,推动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整合提效,用优势存量夯实产业基本盘,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三个集群分别依托海澜集团、兴澄特钢、海伦石化等龙头企业,规模均已超千亿。引导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在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投融资支持、协作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精准发力,2022年,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上升至37%。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