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龄

北京最大老年用品店停业

买个老年用品,挺难!

  养老产业、银发经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儿,然而老年用品店在北京却成了“稀罕物”。老年用品上哪儿买、怎么买,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养老用品店纷纷停业

  位于海淀玉泉北里的北京市老年用品展示中心,营业面积有5000平方米,最红火的时候,这里曾销售5000余种老年用品。现在这里大门紧闭,里面空空荡荡。

  北京市老年用品展示中心曾被列入2016年政府民生项目,这里集展示、体验、销售、租赁为一体,大到护理床,小到老花镜,基本涵盖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然是政府民生项目,又受到老年用户欢迎,为何关门停业了呢?知情人士称,展示中心停业是因为场地的问题。目前正在重新选址,新址确定后将重新开业。

  朝阳区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劲松街道分中心,是全市首家“街道级”的老年用品展示中心。“早关门啦!”附近居民表示,劲松街道的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已经停业很久,如今已经成了物业办公室。

  网购难满足老人需求

  实体的老年用品店纷纷关门,老年人上哪儿买老年用品呢?有的老人表示可以网购,网上东西应有尽有,很方便。不过,也有老人提出不同意见。家住和平里街道的朱桂荣老人为了照顾重度失能的母亲,曾经网购过一个二手的移位器。买回家一看,发现根本用不了,只能处理掉。通过这件事,朱桂荣感慨,老年用品必须试了才知道合不合适。

  在天猫平台一款液压移位机的页面下方,有网友评论称,他购买来这款产品之后因为不合适“几乎没用”,并表示可以低价转让。

  老年用品“看得多、买得少”

  “老年用品最讲究适配。”北京康养集团的辅具专家李琳指出,老年用品,尤其是养老辅具,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老年人能够过上自尊自立的生活。在居家养老中,老年用品可以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通过借助辅具等老年用品,老年人可以少求人甚至不求人。

  李琳表示,老年用品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价位也是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大多数人对老年用品的认知,还停留在“轮椅、拐杖、尿不湿”阶段。一般来说,好的老年用品因为技术含量高,价格也要比普通商品高一些。但因为对老年用品的作用缺乏认知,所以许多专业的老年用品店都面临“看得多、买得少”的尴尬。所以,老年产品虽然号称有万亿级的市场,但目前还处于理念普及的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市场。归根结底,整个社会的养老消费观念和健康管理意识需要不断提高。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记者调查——

  什么样的用品最合老人心意?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养老辅具显然并不是越贵越好,产品功能也并非越多越好,集实用、安全、易学、舒适、美观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才最招老人爱。

  功能需求不匹配 老人不舒服

  李奶奶脚伤虽然康复了,却一直不敢出门。李奶奶担心,万一再摔了怎么办?小区中老伙伴向她推荐:“让孩子给买个‘助行车’,推着就出门了。”老伙伴介绍说,助行车就像个多功能的小轮椅,既能推着走,走累了又能当小板凳随时随地坐下休息,椅子坐垫掀起来还能用来装东西。李奶奶很快就让子女在网上为自己买了一辆助行车。谁知助行车买回家,麻烦却接踵而来。

  推着小车才走了几步,李奶奶就发现了问题:这车怎么只能直行,不能拐弯?咨询商家后,客服人员说,这款助行车的车轮为“直轮”,本身就无法转向,只能直行。如果想要拐弯,需要把车抬起来。

  推起来不方便,坐着也没那么稳当。李奶奶缓缓弯下腰,往助行车的座椅坐去。没想到,身体一碰,车突然往后滑了几步,幸亏家人及时扶住,老人这才没一屁股坐在地上。仔细查看后,家人发现,坐下时如果想要让助行车稳固不动,必须先扳下位于车身下部的驻车扳手。老年人想要扳动扳手,必须俯低弯腰甚至蹲下才能扳动。

  把助行车当个小轮椅,让家人推着走呢?推了几步,坐在助行车上的李奶奶就闹着要下车。原来,这款助行车,没有脚踏板,如果想要顺利前行,她必须让双脚腾空离地,家人才能推行。不仅如此,助行车的车轮小,且不具备减震功能,行驶在接缝较多的砖石路面,车身“咣当咣当”震动,李奶奶不舒服。

  产品细节不到位 老人不合意

  线下门店电动轮椅售价从两千多元到七千多元不等,通常分为双踏板和单踏板两种。无论是哪种款式的轮椅,脚踏板都需要在老人下轮椅时用手给它收回。对于本身腿脚就不便的老人来说,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磕绊。

  有老年人提出,一些电动轮椅的功能交互界面设计得太复杂,基本行驶操作按钮与娱乐功能按钮混在一起;有的操作按钮上没有中文标识,让老人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大多数电动轮椅的操控面板采用的是按键和拉杆,按键功能使用图标表示;但也有部分电动轮椅的操作按键用英文标注,且字号偏小,不方便老年人辨认。例如一款电动轮椅操作面板的速度按钮上,仅标有“SPEED”的英文标识,并没有标注“速度”二字。

  行动不便的老人,蹲下或坐下如厕都存在安全隐患,使用移动马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人解决如厕困难。

  目前线下门店所售移动马桶的价格由200多元到800多元不等,其中带轮子的移动马桶价格较高。此外,大部分移动马桶采用上下宽度一致的设计,并未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记者在试用时发现,有的移动马桶在坐下和起立时均会晃动,稳定性较差。部分移动马桶还存在封闭性较差等问题。一款移动马桶的便盆和座椅之间存在较大缝隙,异味很容易从间隙中弥漫而出。

  身体机能退化等多种因素使得洗澡成为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洗澡椅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洗浴辅助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人解决洗澡困难。

  在多家线下门店,洗澡椅已成为常见的养老辅具。记者在现场看到,洗澡椅的座椅和靠背均设计了排水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防水防锈性,且防滑性较好,稳固不易侧翻。但记者也发现,一款富士康牌洗澡椅并未设置可供老人抓握的扶手,老人想从洗澡椅上起身,则可能需要借助外力。

  专家声音——

  实用性和价格

  不能“画等号”

  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委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共同开展了养老辅助器具及适老化产品质量评价与消费监督项目,对电动轮椅、助行车等9大类共计50款养老辅具产品进行了测评,测评维度包括安全性、易用性、舒适性、情感性以及综合性价比等全方位的衡量。

  参与测评的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设计研究与评测中心主任梁晶表示,安全性能是重要的指标。以电动轮椅为例,消费者选购时不可贪图速度快和灵活性高,产品坚固牢靠、平稳行驶才最重要。此外,触发反应也不应过快,脚垫处要能灵活收放,静止状态下最好能锁定。

  中国消费者协会监督部李永年提醒消费者,养老辅具的实用性和价格并不能“画等号”,不少养老辅具的产品标价与质量不相符。货不对板、价格虚高、标价混乱比比皆是。一些普通的塑料制品养老辅具售价居然高达几百元甚至千元,消费者需警惕同一款产品在不同购物平台出现价格差异大的情况。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