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心 文 |
1
风雅两个字有气韵,一说出来就动人。
最初知道金陵这个地方,是少时读《红楼梦》。贾雨村判人命案,他正要发签拿人,门子使眼色不让他发签,递上本地大族名宦的护身符。这四句话我会背:“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乡镇小姑娘当时一阵惊奇一阵幻想:哇,世上竟有这样繁华富贵的人家。哦,原来南京古名叫金陵。我多么想集齐一套金陵十二钗的彩图啊。
后来读到刘禹锡的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我跟着黯然,却不甚明白,为啥六朝古都的金陵会让那么多文人追思感怀不已。
再后来读书多些,品出点味来了。六朝是什么?
六朝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周瑜的羽扇纶巾,是“竹林七贤”嵇康与山涛1800字绝交后的临终托孤,是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乘兴而往,尽兴而返的高境界……
有意思的是,最近读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他举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情节为例,说几个雅人跑到雨花台看风景,议古碑,这不算什么。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我的天哪!挑粪的人收工喝不起茶,喝不起酒,只能喝壶泉水,却也要欣赏一番落照。几句话就把“六朝烟水气”诠释得淋漓尽致。真是神来之笔,以一个细节表达了六朝烟水气。
然而,世上的事无奇不有,还有用一种颜色来表达六朝气息的,这神来之笔便是当下的金陵小城。
2
金陵小城位于南京牛首山风景区,近来网上红爆了。看了多个视频,被其浪漫风雅的场景打动,心里涌起“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的感觉。立秋过后,气温略降,我约亲家携小土豆一起去金陵小城。
进入景区,穿过一条叫桃溪的幽径,如同行走在一幅山水长卷里。随着画卷徐徐展开,一种从没见过的建筑色调,亮了眼,击中了心。轮廓壮观的建筑,古朴清丽,屋檐屋脊以孔雀蓝琉璃瓦装饰,屋顶上的朱雀、悬鱼、脊兽,青碧赤粉金,色调之雅,让人惊没了魂。我孙子见状立马欢欣起来:哇,太好看了。
七岁的孩子没上学读过书,不会使用更多的词汇,他能感知到的是最本真的美感,而平常下笔千言的奶奶我竟一时语迟,感觉用什么词都弱了。这一抹“金陵蓝”,果真一眼千年,就好像《千里江山图》的青绿,气息撩人,却不动声色。
我想起先秦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对色恰到好处的描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金陵小城的“一抹蓝”,就是这样恰到好的色,增一分,减一分,都不成。也只有六朝古都才配得上这种颜色。
设计金陵小城的拈花湾文旅,从色调美学的角度切入,表达六朝风雅气韵,这样的创意,想必是走过千山万水后的顿悟。灵感从传统中来,又不拘泥于传统,创意重生,调制出符合当今审美的“金陵蓝”。
启用这样别具一格的色调风格,需要很大的自信和勇气,把控能力非一般。
据说单一片琉璃瓦,就难坏了江苏的琉璃工匠。琉璃的釉变呈自然斑驳,甚至有点渐变的质感要求,使得琉璃师傅们一窑一窑去调整烧制的工艺,火候的掌握,挂瓦的方向都有讲究。经过数十窑的烧制实验,才形成出“金陵蓝”的主调气象,这一抹蓝是灵魂色,它让所有建筑色彩瞬间靓丽了起来。
3
风雅可以是一抹颜色,也可以是一个微笑。
在金陵小镇,我看见好多陶俑,样子萌而雅,面部表情有着无法模仿的静美,最妙的是她的微笑,笑得天真、恬淡。
这个极具审美感的陶俑,创作灵感来自南京六朝博物馆里的实物藏品,拈花湾文旅受到启发,创意重生,取名为“金陵微笑”。
我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创意。
历史上,定都南京的这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贡献给中国文坛众多经典,成就了一派独特的文化气象。怎样去呈现?怎样讲好故事?并且吸引人们参与进来,沉浸其中?
我听说,拈花湾文旅组建了大师级的创作团队,美学艺术家、雕塑家、古建筑家与文学家协同参与论证,定了20个字的调性:“古都之象,文雅之魂,艺术之美,山林之幽,沧桑之韵。”
团队通过几百张的草图尝试,无数的自我肯定和否定,最后确定以文心馆为项目的定调图。
文心馆是金陵小城的主景观,高台建筑很有“六朝”味,馆内集中展现了南梁昭明太子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360度大屏播放金陵小城的全景展示动画,站在玻璃桥上,3D画面中的景物与人物扑入眼中,真实与震撼交织。
将文旅项目上升到美学艺术层面,这是独特的“拈花语”。整个景区以蒙太奇式的飘逸手法创构景观,文心馆、邻曲巷、凌霄台、绿筱园,错落有致,美轮美奂。
4
风雅而不遗世,雅不离俗,俗中有雅,这才是高级。将风雅艺术美学融入到生活图景里,这是金陵小城拿人的地方。
文心馆对面是邻曲巷,街巷名出自东晋陶渊明的诗句《游斜川》。陶渊明式的隐居不是远离人群,而是与乡民在一起过自在的生活。比如,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居,同游斜川。出来还带了酒,喝得高兴了,即兴赋诗。
邻曲巷不是很长,却有“六朝”古风。人们漫游其间,穿梭列肆客舍,描摹花钿,绘制团扇,制作香馔。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加上各色餐饮美食,很有烟火气息,让人嗅着了唯美、风俗、烟火、前世。
我兜兜转转,看金陵特色的非遗制作工艺,金铂、绒花、云锦,也傻傻地看几个姑娘化妆,盘发髻,穿上六朝服装,云鬓花颜的样子。
当下的人每天穿行在钢筋水泥里,每天像机器一样忙碌,可不可以换一种生活,穿越一下?她们的笑容告诉我:绝对可以。
在金陵小城,如同翻阅一本诗集,被牵引着沉浸其中。坐在绿筱园的亭子里,看高挂的丝巾(诗巾)在风中飘飞,念着上面的诗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念着念着,恍若六朝人,愿在此与梅同瘦,与竹同清,与燕同语。
之前,南京的朋友跟我说:你要深度了解六朝文化历史,去南京六朝博物馆。如果想穿越六朝,来一场浪漫之旅,那你去金陵小镇。
结果,来了以后发现景区里都是年轻人,到处都是奔涌的浪花。夜晚的灯光把环境营造得无限迷人,追着涌动的浪花,看了三场情景演出,美到惊天动地。
年少时读《红楼梦》,晓得有个叫“金陵”的地方,一直到年过花甲才感知到金陵的风雅。如果我退回到十六岁,想在这浪漫之地谈一场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