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美院学生在乡野“制造风景”

兰亭、旋鼓、春水渡、荷悠荡、水绕 光听名字就很美

  新吴区鸿山街道大坊桥村“水绕”

  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春水渡”

  兰亭、旋鼓、春水渡、荷悠荡、水绕……当乡野与艺术邂逅,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9月6日-1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与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行了第十六届“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活动,5个小分队分别深入谢埭荡村、桃源村、大坊桥村、上坝村和三洞桥村开启了乡村“风景制造”之旅。

  就地取材,创造乡村新景

  三洞桥村莲花荡深处掩映着一座“兰亭”,这一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兰亭集序》,取“丝竹管弦”之意向,以铝合金方管搭建出“兰亭”的框架,主体材料取自当地特产毛竹,在竹材上错落连接亚克力管和不锈钢管,通过序列摆放及悬挂,以流动的线条顺应湖泊、绿岛、远山等地域自然之势,各种材料碰撞在一起便产生了节奏的律动。

  溪流从上坝村穿行而过,流水声、竹叶声是这里的自然韵律。这几天,去上坝村龙鳞坝游玩的人会发现坝上多了一处由好几个竹制圆环组成的装置,在阳光下不时反射出粼粼波光。走近一瞧,原来圆环中间悬着一面镜面鼓,轻轻一转还会发出声音,这就是上坝村小分队独具匠心的作品“旋鼓”。“作品采用了‘海浪鼓+可旋转竹圈’的装置形式,将收集来的当地居民的生活物品、植物种子、碎石沙砾等填充进海浪鼓,让人们听到上坝村的声音。”清华美院学生邹家芮介绍。

  桃源村山南头的河塘里,一排长长的竹筏浮在水面,竹筏上一个个覆盖着桃粉色弹性面料的张拉结构造型格外吸睛,让人联想起春季万亩桃花盛放的景象。“这30个粉色装置象征一汪春水上玲珑的桃花瓣。我们希望把桃花种到水里,也种进桃源村每个村民和游客的心中。”中央美院学生温梓苓介绍她们团队的作品叫“春水渡”,当游人来到湖边,视线就会沿着这片桃花“渡”到岸边,引向阳山。

  在谢埭荡村芡实采摘园的亲水平台上,一眼就能看到一大片高挑巨大的荷叶造型——竹子被弯曲成了优美流畅的曲线,组成了名为“荷悠荡”的景观装置,与宛山湖大桥遥相呼应。到了夜晚,流动的光影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大坊桥村,伯渎河穿村而过,学生们将竹片弯曲扭转,与线编织缠绕,似涟漪一般“水绕”房屋、桥梁与码头而过,以一种刚柔相济、显隐交替的现代设计,让古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共融互动,播下美育种子

  “困难很多,但收获更多。”学生们表示,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乡村建设美学导则中“原真性、在地性”等原理,画图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材料,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艺术装置作品。

  江南水乡盛产竹,此次创作营的五支小分队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以竹为主材。“不同竹子的特性都不一样,最大的难题就是竹子的韧性很难控制。”由于从没接触过竹子加工,对竹材的特性完全不了解,让五个小分队很是头疼。“旋鼓”是由很多的圆形组成的,还要能转动,弯曲起来非常困难,一个不小心就会崩裂。队员们用较长的四条竹片两两结为一圆,将两圆正反相对重叠为一个竹圈,利用内部的作用力使其受力均匀,成为较标准的圆形,再人工矫正形状。“荷悠荡”体量更大,队员们在操作中发现需要考虑竹子的粗细、韧性、新老等因素,多方对比后才选出了适宜造型的中等粗细、相对较老的毛竹。

  创作过程中,师生们在和当地村民、工人师傅的合作中学到了很多,更结下了深厚友谊。无论是将竹子加工成竹筒、竹片、竹篾,进行钻孔、弯曲、缠绕、连接、固定,还是裁线等技巧、工具的使用,“劳动人民的智慧”让学生们获益匪浅。当村民们发出“桃花的花期只有15天,但你们把桃花的美留下了”“这个旋鼓很有意思,我要发朋友圈让朋友们来打卡”等赞叹时,队员们更是成就感满满。“感觉真正和整个村子互相交融了,也给乡村种下了一颗美育的种子。”温梓苓说。

  “他们在保留原生态乡村景观风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点,适当加入新的美学要素,探索本土景观与模式景观的有机融合,为乡村规划提升和农业农村品牌打造开启了新的思维方式。”丁蜀镇副镇长宋立勤对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很满意。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向美而行,因美而兴,共同建设具有江南特质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潘凡/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