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陈钰洁) 2020年11月,“奋斗者”号在“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完成万米深度海试,创造了10909米的新纪录,这更是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为致敬中国载人深潜科研工作者,11月22日、11月23日,无锡市歌舞剧院原创舞剧《10909》将在无锡大剧院倾情上演,讲述“奋斗者”号背后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紧锣密鼓的排练现场,先睹为快。
文艺大楼排练厅里,9个姑娘正借助威亚绳凌空起舞,轻盈飘逸如深海中的生物,这是一段展现深海美妙场景的片段,承载着这出舞剧中最浪漫和写意的篇章。“学习了这么多年的舞蹈,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失控的”,1994年出生的表演者黄莹是这群姑娘中的资深舞者,对于表演经验丰富的她而言,这仍是不小的挑战:“舞蹈的发力方式与平时完全不同,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肌肉能力不同,9个人想要排得整齐更是难上加难。”
经过大半天的排练,黄莹当天第一次解下一身的绑缚,来到一旁重新缠绕手上的绷带。记者看到,排练厅里的每一个演员,或戴着手套,或缠着布条。在表演过程中,整个人的重量系于一根威亚绳上,凭借着一条手臂的力量完成空中的旋转,“看似轻巧的动作,在完成的过程中很容易擦碰、扭伤”,有的演员中指发生了变形,手腕、肩膀承受的巨大压力把身上勒得青紫,“吃了这么多苦,我们就是希望用最独特的方式,去表达海底的生命,满足大家对海底生物的想象!”
“把室内瑜伽装置引入舞剧,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很少见的”,对编导刘诚而言,编排这一个片段也是不小的挑战。排练现场,他正一个一个单独指导、细扣着每个演员的动作细节。据他介绍,弹力带是国外芭蕾舞演员练习核心力量的辅助器械,这在国内的舞剧中几乎没出现过,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在和手中的这根绳磨合。“一天戴十几个小时,为了避免频繁穿脱,舞蹈演员们水都喝得很少。”刘诚透露,不同以往的普通舞剧,此次《10909》在创排中,加入了很多装置,将全方位呈现压力舱、实验室等场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中间有一段扫地阿姨的表演,我可以说你绝没有看过这样的扫地,还有拼接的木架、攀爬等,每个舞段都很有特色,观众可以走进剧场来感受。”
“奋斗者”号身上还有哪些了不起的高精尖科技?“奋斗者”号载人舱到底有多“小”?万米海底有什么妙不可言的东西?演出当晚,将特别邀请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科研工作者共同开设有趣又有料的深海科普课堂,为观众解答更多关于载人深潜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