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兰 文 |
秋叶黄了,忽然想起那年冬天在丽江,登象山。
到丽江的游客几乎都会长途跋涉去攀登玉龙雪山,近在咫尺的象山却无人问津。象山就峙立在丽江古城旁边,但看上去是那样平平无奇,游客很难想到象山上会看到什么独特的景致。
其实,你是被山形误导了,象山不够陡峭,呈台状,一级一级往上抬升,在山下抬头一望,只能看到最低一级高台,会觉得象山矮得似乎几步就能蹦上去;而丽江古城恰好又只能看到象山的阳面,植被低矮稀疏,难以引人入胜。
那是初冬的一天,我在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公园晒太阳,巧遇云南大学旅游学院的三位女大学生,很谈得来,便与她们结伴登象山。
上山的路在象山的北面,我们在树林里气喘吁吁爬了很久,终于抵达一个红色的小亭子,以为胜利抵达目的地,却有人告诉我,这里仅仅是全程的三分之一。
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往山下一看,嗬,黑龙潭可真美!四个碧绿的湖泊聚在一起,又被成荫的绿树分隔,小巧精致,数座古建筑点缀其间,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阳光下,一阵暖洋洋的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鼓起劲继续攀登,爬到一道山门,以为快要到顶了,却又有人告诉我才爬了一半。
原来在山脚下往上望,是望不到象山的顶峰的,能望到的地方还不到一半高,原以为爬上去很容易,没想到却这么难。
硬着头皮继续往上爬,过了许久又遇到一座红亭子,已经气喘如牛,有人告诉我们,不远了,我们已经走了三分之二。
从第二个红亭子里往山下一看,哇塞,倚在狮子山上的丽江古城就趴在我们脚下,古城全貌一览无遗。
兴致高昂地继续攀登,山路渐趋平坦,在山脊上水平延伸,在这条纵贯山脊的羊肠小道上,我们可以看同时看到前山后山的景色,后山是连绵不断的森林,风一吹,林梢倒伏,像滚滚绿浪。
小路一直延伸到山脊最南边一座两层的小亭子,爬上二楼,玉龙雪山竟扑面而来。
此时的玉龙雪山,这样近,这样雄壮,这样清晰,连山谷中的冰雪都历历可见。
往下一望,不仅整个丽江古城,就连丽江新城,以及四面山峰合围中的整个小盆地,都尽收眼底。
透过山和山的缝隙,甚至可以望到远在山外的拉市海广袤的湖面。
脚下的黑龙潭已经被茂密的树林遮住了,远处几座波光粼粼的水库却映入眼帘,就像几块碧玉镶嵌在大地上。
“那里是清江水库。”几个小伙伴争相指给我看,只见一座长方形的水库坐落在城边,水库中央有一道树木葱茏的长堤,堤上还有拱桥。玉龙雪山上融下的雪水太清澈了,即使在山上,也可以一眼望到水底斑驳的颜色。
“我们学校就在那里,水库边有很多树,秋天落叶纷飞,好漂亮。”
象山上有很多条路,我们选择了南面的一条路下山,这条路上树木很少,下午4点钟的太阳毒辣辣地晒在脸上。路很陡,由高高的条石台阶砌成,如果一个不当心,很容易从陡峭的山崖上骨碌骨碌滚下去。但这也是走这条路的好处,所有的景色都在眼前,无遮无拦,你可以尽情欣赏个够。
我的目光越过丽江古城,被一所学校的操场吸引住了,操场上正在举行足球比赛,远远站在山上,就可以看到很多黑点中,一个大黑点正带着小球飞奔过人,他的动作是那样连贯漂亮,引得我们大声叫好,隔着遥远的空间使劲为人家加油,仿佛在太空里看一场足球直播。
月亮早已经出来了,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它就挂在半空中,在明晃晃的太阳下,在蔚蓝的天幕中,温柔地映照着我们。
远处的狮子山,就像早上吃的丽江粑耙,趴在古城的城头。
沿着陡峭的石梯绕来绕去,黑龙潭又在眼前了,几眼碧绿的湖水夹着葱绿明黄的老树。
阳光斜斜照在远处的玉龙雪山上,下午5点,我们返回象山脚下,上下仅2个小时,站在山顶所体会到的天高云阔的心情,却令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