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运河湖光,我心所想

《我的运河我的湖》创作谈

  | 达尔玛苏德·杭卫 文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故乡,现实和远方。每一个写作者都跳不出童年的记忆,这是一种根植于心灵深处的印刻,永远无法抹去。爱家人、爱故乡成为一条红线,串起了童年、故乡、亲人、亲情,人性美像静静流淌的小溪流进心田。《我的运河我的湖》这本书,寄托了我对运河与太湖的热爱,寄托了我对以往生活的忆念,它所呈现的,是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宁静、祥和的原生态。

  我在书的自序中写道:过去了许多年,我还是没有奔流汇入大海,我依然歇息千年河水间,一任水涨水落,只是因为我早已和运河融为一体;我惧怕丢了北归的天空,又找不到南回的小路,但我更惧怕,古运河真的会将我遗忘……

  我小时候在宜兴外公、奶奶家生活,1969年从北方随父母来到无锡,住在运河边上,学生时代一直活动在古运河两岸,现居住在太湖边上。过往的生活让我对太湖、运河具有不一样的情愫,想要寻找自己心中的运河、心中的太湖、梦中的故乡。

  《我的运河我的湖》,今年10月份已由中国华侨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40余篇作品,按照内容和时间轴,分成“相望太湖、行走运河、驿站蜗居、岁月静好、云机处记梦、博客粗选”六个专辑。

  我是大学学中文出身,年轻时也自诩为文人,骨子里有着笔写春秋的梦想,年少时便常以名作家为偶像,勤写作,只是发表的甚少。工作后读研究生才改学经济学和管理哲学,所以我的专业是房地产市场和管理哲学研究,工作就是房地产开发、市场营销工作。

  做房地产二十多年,挑战和压力并存,房地产市场发展起伏的不可预判性、房地产开发、市场营销的繁杂,一脑门的数据,有时候指标任务往往会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让你真正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辗转反侧,加上职场的竞争激烈,让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常常处在一种焦虑之中。所以干房地产的人,喜欢各式解压与宣泄的方式,而我选择了写作。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我把写作视为换换脑子的重要方法,写作可以让自己成为现实生活中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你。写作可以让你忘掉一切烦恼,在你文学的世界里,你就是王,你可创造一切,喜欢抑或不喜欢,尽情描绘你的理想王国。只要坐下来,不管白天工作多忙,事情多烦恼,一旦沉浸在脑海中的故事和情绪中,不管春夏秋冬,躲进电脑自成一统,紧张就能得以放松,写作让我成为拥有了两个平行世界的人。

  说真的,我将自己定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票友。我码字是随心而作,随性而安,常常是边聊天边打字,不会刻意讲究什么技巧,和残雪有着一些共同处,那便是“自动写作”。这种创作是深层记忆的自动喷发,不做任何构思,也不去想技巧,也不修改,只凭原始冲动,用潜意识支配自己的笔把那些梦境自然流露于笔端。

  我是做房地产市场研究的,我以平常的心态,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去表达一种小情绪、小思考,以小见大地反映我所处的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同时,展现人性的美好,探求人性的密码,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从生活的现象出发,记录生活,探求心理轨迹,将这些杂乱的生活、各色的情绪,变得更有逻辑性、故事性、可读性和情绪上的诱导性。我选择了娓娓道来的方式,选择平淡朴实的语言,吴地化的口语,来增加作品的可信、可近、可读性。

  2021年去高邮,参观汪曾祺纪念馆,他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汪先生在《岁月清供》中说:写小说就是要把平平淡淡的事情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唯有悠闲才能精细。

  在这本书中,我以朴实的白描笔法,记录了运河岸边、太湖流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日常、风俗礼仪,特别是童年趣味无穷的生活。

  读过我作品的人,有人认为感情真挚,描写细腻,有时代气息;有人认为我的作品故事情节不曲折,人物性格特征不明显,没有塑造出典型人物。我写作是一种休息,笔下的人物都是一些市井百姓,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形象,我也不会去构思那种惊险复杂的情节。我认为在高度焦虑的社会,文学需要有思想深度的工笔重彩,也需要一种让人轻松、让心灵回归宁静的小品,笔墨清雅。

  我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都是我生活的集合体,遵循了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譬如《再见,小芳》就融合了我儿时的玩伴、高中同学、我好朋友姐姐等几个现实生活中老熟人的经历,再创造出的一个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代表人物,故事却是虚构的,千万不能对号入座。为了体现人物环境的真实性,我小说中喜欢把人置于真实的地名中,以至于对周边环境的描写也是以真实为摹本,这样往往会让读书人产生了索隐的想法,要在现实中找到小说中的人物。哈哈,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您:“肯定找不到!”

  《我的运河我的湖》,达尔玛苏德·杭卫 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