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30家多元文化空间 家门口阅读好去处 图书馆开设运河书香分馆

  梁溪河十里画廊北岸,一座窗明几净的玻璃房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无锡市图书馆运河书香分馆,昨天下午开馆之后,周边市民第一时间前往体验。近年来,无锡市图书馆创新“主题+书香”模式,打造了众多主题鲜明、跨界融合的公共阅读空间。目前,城区总分馆体系成员已增至30家。

  “运河文化+书香” 擦亮运河文化

  下午3点半,温柔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打在书桌上,市民严女士捧起一本《走读大运河》,靠墙而坐,在这里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家住运河边,却对大运河缺乏了解,这里填补了我对家乡的了解空白。”严女士说,抬起头就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当目光再回到书本上,真正实现了书本与环境的融合。

  “周边有中学、幼儿园,也聚集了不少居民小区,可以说有非常高的阅读需求。”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分馆首期投放图书近2000册,涵盖社科、人文、旅游、历史等主题,可与总分馆成员馆图书通借通还。较之以往的特色分馆,运河书香分馆突出“运河文化+书香”的主题特色。通过设置主题图书专架,集中展示运河文献,配合推出“一起阅读大运河”电子书推荐展,让分馆成为查阅运河文化文献资料的重要窗口,引导市民共赏大运河之美,听大运河发展变迁的历史故事,感受运河文化的多元与广博。

  分馆体现出浓浓的现代化和科技感气息。现场,配置了自助借阅机、图书消毒除尘机、听书机等设备,两组网借投递柜纳入了全市网借服务体系,可实现远程借阅。依托市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市民读者宅家即可享受“免办证、免押金、线上借”的便捷服务,真正让文化触手可及。据了解,分馆开设后,还将陆续推出运河主题展览、亲子绘本阅读、盖印打卡、数字资源体验等活动,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阅读好去处”。

  30家“小而美”特色分馆

  近年来,无锡市城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为理念,以“主题+书香”模式,整合优势社会资源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跨界融合的公共阅读空间。

  东林书院分馆以“花园+书香”为主题,将古代先贤聚众讲学之处变身现代书房;万欣社区分馆突出党建和少儿服务特色,为居民营造家门口的邻里书房、党建文化客厅;地铁分馆以“行走+书香”为主题,将阅读渗透到人们的交通生活中,出行阅读两不误;市少年宫分馆主打少儿阅读与亲子活动,为青少年及周边市民打造多功能的书香服务平台,突出“行业特色+书香”。截至目前,城区总分馆体系成员已增至30家。

  无锡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书香无锡”建设的实施意见》《无锡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构建符合无锡地域特点、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我们希望这些‘小而美’的特色分馆像便利店一样散布在锡城各个角落,为锡城百姓提供高效、便捷、多元的图书馆服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多元化空间里畅享悦读

  这些精致的阅读场所,叠加了多样业态,成为具备更多功能性与服务性的公共服务空间,深受市民青睐。万欣社区分馆引入甜品吧,地铁分馆开设无人超市,迎龙·漫咖啡分馆将咖啡轻食与阅读深度融合,极大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跨界融合的特色分馆建设,让市民拥有了‘品质化、景点化、亲民化’的阅读空间。”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咖啡馆、名人故居、校外教育等多种业态,既能优化资源配置,又增强了馆藏合力,让分馆服务功能更多元、形式更多样、架构更完备。后续,市图书馆将依托分馆阵地,不断推出“非遗进社区”“图书馆里的音乐会”等一系列跨界融合的文化活动,联通起全市文化资源,让市民可以享受到“系列化、专题化、精品化”的阅读体验。

  (陈钰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