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二泉月·书苑

《秋兴概谭》的价值和意义

  | 张颂炫 文 |

  董晓先生是个读书人、书法家、书画鉴藏家。我去过他家,他家的前厅后屋堆满了藏书与宣纸。我也看过他丰富的书画收藏。这次他却出版了一本有关蟋蟀文化方面的专著《秋兴概谭》。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一件事情。

  从和他的交谈中我才得知,玩斗蟋蟀是他家的祖传。他受家庭熏陶,三岁时就钻在大人堆里看斗蟋蟀,五岁时就会抓捕蟋蟀。他的伯父著名画家董欣宾年轻时也喜欢斗蟋蟀,并到董晓家里观赏过斗蟋蟀。他对董晓说:“斗蟋蟀比斗人好”,并在一只蟋蟀罐上用毛笔写了“泉韵”二字,当场镌刻。董晓先生在多年的养蟋蟀实践中,发现这中间的学问很大也很有趣,激发了他这方面的巨大热情。他注重对蟋蟀的选、养、斗进行实践中的探索,同时又对蟋蟀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积累资料,收藏器物,陆续写了一些文字材料,发表于报刊,很受欢迎。

  在这个基础上,他萌生了写本蟋蟀方面专著的念头。有一年,他去北京拜见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时,说了这个想法。冯老说:“很好!这个东西会养的人不会写,会写的人不会养,能养会写的人没有收藏,你这三者都具备了,完全可以写。” 冯老的鼓励,让董晓有了信心。他深知蟋蟀文化博大精深,各个时代各个养家对它的认知也各有看法。他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从自己四十多年的养虫实践经验出发,主要围绕无锡地区的蟋蟀和蟋蟀文化,适当结合中国的蟋蟀文化概况、沿革和发展来作些思考、归纳和探索,于是,就有了《秋兴概谭》这本书。

  《秋兴概谭》开头就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了“蟋蟀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蟋蟀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的总体情况。然后,董晓将自己的立足点放在挖掘归纳无锡蟋蟀文化的历史底蕴上,力求对无锡的蟋蟀文化的历史地位作出总结。无锡处在江南富庶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书画、音乐、戏剧、饮食、园艺等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每到秋天,都要捧上自己心爱的名虫,来无锡会斗。无锡成了蟋蟀竞技场上的藏龙卧虎之地。

  无锡历史上,何时开始玩斗蟋蟀,目前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相传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是玩养蟋蟀的高手,他的“天蓝青”在历代名虫榜上排第二名。在同光年间,锡山无闷道人秦子惠写过两本书:《王孙经补遗》和《功虫录》。行家认为,这两本书是蟋蟀文化史上继贾似道《促织经》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力作。《王孙经补遗》简要讲述审辨蟋蟀优劣的原则和方法,皆为个人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功虫录》重点介绍当时江南地区136条名虫,包括虫主是谁、重量多少、出土在哪里、战绩如何,以及对每条虫的头项牙足、肉身须尾等都作了详细介绍。锡山无闷道人秦子惠的《王孙经补遗》和《功虫录》这两本书,是后来蟋蟀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在《秋兴概谭》一书中,作者传授了许多关于蟋蟀选、养、斗的知识,其中有些说法,是董晓在前人基础上,作出的开拓性研究和总结。他借鉴了古人相学、武术的有关知识,体现了作者知识面的广博通变。如:相虫如相人、虫色遗传、蟋蟀的命名、蟋蟀厚薄皮问题、蟋蟀罐款书法和印章、蟋蟀南北两大文化流派的比较等等,这些都是既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识见,才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在《秋兴概谭》“功虫琐忆”这个部分,作者饶有趣味地向读者介绍了他从1974年秋至今在无锡地区乃至山东、河北等地捉蟋蟀、收蟋蟀、斗蟋蟀的众多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生动、有趣、传神,有的还颇有传奇色彩。这中间的学问确实是很大的。芡草是用来挑逗、牵行蟋蟀的工具,在斗蟋蟀时,起的作用很大。他介绍的黄锡成先生制作的“九死还魂草”,就颇为传奇。黄锡成先生制作的芡草用的是黄草,加工工艺十分讲究,要蒸、晒多遍,有的还要用中药浸泡加工后,将苍蝇头研碎之汁涂在草锋上,草柄须用生漆反复涂。如此精加工而成的芡草,才能成为“九死还魂草”,用起来效果非常好。每年秋后斗虫结束,要将其夹在人参里进行保养。

  蟋蟀用具也是蟋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董晓先生经过几十年努力,收藏了许多明清蟋蟀用具。《秋兴概谭》一书在附三部分的“名罐、名器赏析” 中,为我们展现了包括明代万礼张蟋蟀罐、“古燕赵子玉制” 篆书款束腰压桌盆、明末制盆名家于瑞章矮铜鼓盆、清早期制盆名家李圣明乌金铜鼓盆、清中期李南山八角盆、清中晚期制盆名家袁鸿石和尚盆、晚清民国沈聚兴的直桶盆、晚清民国杨鸿兴铜鼓盆等等名盆。尤其是蟋蟀喝水的水盂,既有青花、粉彩、五彩等各种色彩,又有圆形、方形、异型、乌槽等多种形式,虽然小众,但和鸟食缸一样,在当下已属稀罕之物。这些器物,均以照片形式,将实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大开眼界,有些器物存世量极少,是极为珍贵的,体现了作者的收藏之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秋兴概谭》既是一本专业性较强、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好书,又是一本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普及蟋蟀文化的优秀读物。说是一本奇书都是不为过的。可以这么说,该书是自清代秦子惠《王孙经补遗》《功虫录》之后,又一本关于虫文化的力作,填补了一百多年来无锡虫文化的历史空白。

  《秋兴概谭》,董晓 著,古吴轩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定价: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