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浩 文 |
由漓江出版社耗时两年编辑出版的《张炜文集》,是张炜文学创作四十余年(1973—2018)全部作品的集结。新版文集全套50卷,近2000万字,囊括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童话、文论等多种体裁。这是作家张炜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作品总集,是其创作的一次系统总结,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一份厚重的基础文本。
张炜是中国当代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创作历时漫长,成果丰厚,品质卓越,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一直保持强大的上升态势。张炜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意、西、俄、阿拉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语种、近百个版本。在数百种文学史及教科书中,张炜及其作品都占据重要章节。
张炜三十岁前即两次获全国文学奖,在中短篇小说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尔后更以《古船》《九月寓言》等长篇力作震动了文坛。他相继出版的二十余部长篇小说,几乎每部都反响强烈。尤其是2010年出版的大河小说《你在高原》,共39卷10部,计450万字,是迄今所知体量最大的纯文学小说,其语言之精细、人物之生动、故事之曲折,更有诸多文学手法之运用,令文坛和社会惊叹;此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高票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常销不衰。
长期以来,对这位量大质高的作家,国内外众多作家和研究者给予了深入关注和高度评价。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从文学史、思想史的意义上确认:“张炜是思想底蕴上最为深厚和深邃的小说家之一,自鲁迅以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像张炜这么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哲学内涵的作家,已经不多了。”著名作家韩少功就张炜的精神向度与艺术风格也做出具体评价:“张炜的写作情意温柔,气象宏大,是关于灵魂的执着追问,关于土地与文明的诗篇。这样的作家现在已经不多了。”由此可见,张炜作品的某种珍稀性已成共识。在我看来,张炜的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张炜是一个始终保持自己的“根性”,从不随波逐流的作家。这种“根性”就是精神血脉和写作立场,是由半岛文化、个人经历和土地现实所决定的。他的写作不受风尚与潮流的裹挟,与时髦无关。在近五十年的文学生涯中,他遵从的只是内心,专注于书写“邮票大的故土”,却创造了一个气象宏大而又瑰丽迷人的文学世界。
张炜是一位时刻关注现实,同时深具历史洞察力的作家。作为敏锐的时代观察者,张炜紧扣时代脉动,感知世道人心,始终是一位大声疾呼的警醒者,被论者称为“大地守夜人”。他执着于历史的勘探和追问,试图从长河淤泥中发掘真相,探究根源和脉络,这在他所有长篇小说中都有体现。而在有关徐福研究的各类文字中,在《芳心似火》等散文中,在《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诗经》等系列诗学专著中,其笔锋直接划开历史帷幕,探究古今时代的本相,与现实形成参照,有着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思想深度。
张炜尊重世间万物,具有博爱胸襟和赤子之情,是一个元气充沛、满怀悲悯的大地主义者。由于童年在海边丛林里长大,少年有过游荡山野的经历,他爱大自然犹如母亲,对动植物怀有深挚的悲悯之情。山野河海、草木花卉和野物精灵,几乎在他所有的小说、散文、诗歌乃至演讲中都有灿然展示。“融入野地”是他清澈而深刻的哲学自白,他固守的是不被俗流污染的“芳心”,其自吟自唱和忘情诉说,皆源于所持守的价值观,既朴素又高贵,既古典又现代,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能够超凡脱俗。这是一个当代作家发自生命本源的自觉与卓异,可以直追屠格涅夫、高尔基、普里什文或者爱默生、梭罗、吉卜林、海明威等著名作家。
张炜是一个具有古典风格,能够正面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先锋作家。这一点,作家王安忆独具慧眼,有过真诚而又客观的表述:“张炜身上最文学的东西,就是诗意,他也是一个抒情诗人。我特别喜欢他的小说。他是我认为的正面的作家,有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感’这个话现在已经被批判得没什么价值了,可事实上作品的好和坏一定是这上面来见分晓的。”王安忆以理性分析见长,作品有拒绝抒情的一面,但却难得地对张炜的风格做出了肯定。就文本的先锋性和实验性而言,张炜的很多作品在当代作家作品中也是显性的;而其特殊意义,在于能够继承古典主义的宝贵元素,形成和确立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诗学原则。
作为一个极为丰富乃至于有些复杂的写作者,张炜当然还有许多令人瞩目之处,比如罕见的道德激情,对艺术的虔诚认真,文字上的洁癖,对纯正汉语言的卫护,对数字垃圾的拒绝,对诗性品质的坚持和强调,叙述中的独语和倾诉风格,等等。总之,很难在当代文坛找到一个与之类似的作家。
张炜的特别之处是明晰和有力的,其文学立场和审美特质堪称独树一帜。对于艺术,他有远超一般写作者的诚恳和热情,他勤奋不倦地思考,他对真理与自然的热爱,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他秉持坚韧的求索精神,始终在跋涉,始终在自我超越。
半个世纪,两千万字,形成了一个人漫长的精神史和艺术史。这是作家本人一笔一画刻下的生命痕迹,成为思想与诗性不可替代的一份记录。
《张炜文集》(1—50),漓江出版社出版,定价:3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