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在惠山古镇国潮街区,随处可见身着汉服、唐服等打卡拍照的游客,遇到元宵花灯“热门拍摄点”还需要排队。近两年,随着国潮的兴起,游客已不满足于“看景”,躬身“入景”成为旅游“新玩法”。如今,在无锡多个景区和古街区中,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国潮场景随处可见。
景区成了汉服使用场景
元宵节刚过,各景区的灯会、市集并没有结束,在夜色映衬下各式彩灯璀璨夺目,灯下人流如织,市集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一探究竟”。在惠山古镇国潮街区“这是无锡”,经常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中。00后殷粒粒花了40分钟换好了衣服,手拿着花灯一口气跑到了街区中央,“这样的场景,恍若穿越到了千年前的上元灯会。”
在无锡惠山古镇国潮街区内,一共有4家汉服体验馆,每一个店内都摆放着上百件唐制、明制、宋制的服装。记者发现,尽管已接近晚上9点,店内仍有游客在进行化妆和造型。“我旁边的这件就是店内最受欢迎的唐装之一‘花想容’,这件衣服里面是一件唐装的基础款造型齐胸襦裙,披上外披则是贵妃造型,如果担心天气冷可以像我一样加上斗篷。”寻真阁的工作人员说。
惠山古镇企划营销部经理陆敏表示,在景区66%的汉服消费者的购买驱动主要为日常游玩,其次为景区某主题活动穿着和拍摄古风造型写真场景。景区已成为汉服的重要使用场景,而汉服也为景区增添了新的玩法。
国潮主题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从汉服,到盲盒,再到诗词,国潮场景越来越受到年轻人欢迎。记者发现,元宵节期间锡城不少市集,无论是美陈还是售卖的物品都开始走“中国风”。在清名桥古运河、三国水浒、惠山古镇、梅园等景区,国潮市集融合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在满足市民多样性文化需求与休闲体验的同时,拉动了线下消费,创新了业态。中国鼓、别致的灯笼、龙头帽、门窗贴花……惠山古镇的“卖货郎”摊位,成为新晋网红摊位。无锡惠山古镇沉浸纪元公司执行总经理陆辰表示,国潮风十足的环境本身,就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游玩的目的地,3月1日到4月30日,惠山古镇国潮街区会增添更多的互动场景,如街区内NPC与游客诗句对答、龙欣坊的国风沉浸互动体验、街区人工降雪下的国风舞蹈演艺等,“演员会穿着汉服进行斗舞,并加入无锡当地小文化随机提问,让外地游客对景区有更好的认识。”惠山古镇国潮街区原来是封闭式的,今年将全部开放,大量引入国风国潮展。
“喜欢逛这样的国潮市集,更喜欢汉服装饰。”欣欣是一位自媒体博主,她选择在清名桥古运河街区做直播,是因为这里的元宵灯会。她告诉记者,国潮街区给她不一样的感受,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自己一直很坚持。拈花湾继春节推出花灯展和非遗“打铁花”等演出,糖人糖画、打年糕、投壶等活动也是一个不缺。无锡融创文旅城每逢佳节都会打造国潮文化展,为游客带来古装大秀、古风巡游、国潮走秀等系列活动。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国潮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吸引消费者,加强其文化传承保护意识。
动态演艺为国潮场景注入活力
从《只此青绿》演出的一票难求不难发现,年轻消费群体对国潮的喜爱和认同。在景区,时常会上演国潮演出。在蠡园的西施庄上演了一场“行走的音乐会”,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齐上,在古色古香的戏台中央娓娓道来。“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至今很难忘,坐在景中听乐曲,有种古人湖上摇扇喝酒的即视感。”音乐爱好者秦心说。同样,在惠山森林公园的最高点,即兴的演出让路人纷纷驻足,抚琴吹箫,诗情入画。
锡剧折子戏一直受到无锡市民的偏爱,这也是为什么惠山古镇每逢佳节都会邀请锡剧演员来此演出,“这也是国潮场景的一部分,除了静态的场景布置,更需要动态的演艺。”惠山古镇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入非遗的原色更是关键,如非遗传人小王彬彬导演和改编的《徐策跑城》《白虎节堂》《刺虎》等锡剧折子戏,都是由年轻的锡剧演员来重新演绎这些经典,在景区国潮场景下无疑是一种新尝试。又比如小娄巷街区曾用声光电舞台、主题舞蹈、古韵演奏,融合锡剧表演与国潮乐队,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场融合现代与传统、穿越古今的视听盛宴。
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潮被视为近几年文旅产业的新风口。带有“国潮”属性的文化植根于中国文化底蕴,在多重路径的资源赋能下,内涵得以提炼和外延,实现了文化和商业价值的拔高,带动了文化与旅游创新融合及全产业链的发展,正在不断赋能城市文旅升级。(晚报记者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