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作家:张春梅
文学博士,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涵盖文艺美学、民族民俗文化、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出版有专著《中国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叙事》《新疆当代多民族作家访谈录》《地理之境中的文学表达》《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
“小时候即便被妈妈数落很多次,我还是忍不住去偷看哥哥藏起来的图画书……”张春梅笑着溯源与文学的缘分,有感而发,“当年这些世俗评价中‘耽误学习’的事,如今日益彰显它们映入现实的意义。人类通过文学丰富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文学叙事既是人类文明轨迹的想象性表达,又是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是现实,也是生活,我将其视为自我生命无限延展的倚仗和内观真实主体的广阔世界。”
敬谢新疆赐予的能量
张春梅祖籍河南郸城,出生并成长于一个支边新疆家庭,上世纪90年代初考取新疆师范大学,之后又到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深造,并曾在新疆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1年。“新疆给了我一种特别的能量。”她的语气中流露出对那片土地和人的敬谢——她能被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关注到,是因为写出了一系列统一鸟瞰中国多民族文学脉络的批评;她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是因为在新疆结识了一批充满文化自信并且热爱生活的文友,共同行走新疆的旅程凝聚着她对西部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十年磨剑,家中藏书的三分之一有关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积淀喷薄而出。
张春梅还谈到,今年春节长假期间读了刘亮程的新作《本巴》。这部长篇小说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依托地域而又穿越地域的超拔气质,让当下时间的我们回到时间的深处,这或许是《本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关键。由此,她更加看好多民族文化的挖掘意义:“去偏远的中国大地抵达风景中的人与物,你会感受到那种天高野阔、生命热情对精神的滋养。”
正视网络文学的存在
去年《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一书出版,它是张春梅将网络文学纳入学术研究视野后的首个成果。“我把网络文学形容为构成‘21世纪文化史’的重要部分。”在张春梅看来,从2003年左右兴起发展至今,网络文学早已成为反映中国种种社会变迁的文化符号,“网络文学的文化价值毋庸置疑,它在万众为媒的网络世界中为人们在虚幻与真实之间架起一座涉渡之桥,以安放世纪之初焦虑和茫然的大众心灵,我们不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网络文学,它的存在意义早已超过与经典文学的比较层面。”
如今,网络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社交、工作等基本活动毫无例外地被网络裹挟其中,哪怕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AI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依然少不了文字作为最基础的创作之坯。张春梅对网络文学的现状和未来十分关注:“中国式的神魔鬼怪和世情生活在网络文学中迸发出耀眼的想象力和媒介力,现在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个经济体,我们不仅要正视它的存在,还要深研其话语表达折射出的当代人情感结构和审美经验。”
期待诗意江南的佳作
有机会留北京、上海,为什么会选无锡?当张春梅被问及2017年初夏时的那个选择,她觉得像是冥冥天成:“我去上海参加中国文联的一个活动,期间来了趟无锡,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的领导和我聊了不到半个小时,那天小雨,我在江大‘小蠡湖’边撑着伞和朋友说着话,又看到江大第二食堂里居然有钢琴……种种‘舒服’‘顺眼’唤起了我内在的感性神经,一切都觉得蛮好,这么着就有了迄今第七个年头的无锡生活,后来我也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自从到江南大学继续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张春梅与无锡文化、无锡文学创作群体有了更多交集。她直言,此前在上海不曾觉江南已近,到了无锡才真正会意了江南为什么是中国最含蓄、最具诗意的词,系统研究、更有策划地推介无锡文化,就是让更多人认识江南。无锡的文学群体仰慕先贤的特征鲜明,无锡的文学书写和本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样的文学田野一定会激发出综观古今、将无锡放在中国文化独有位置的大作,助力无锡整体文艺事业的更大发展。
(晚报记者 何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