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毅玲 文 |
收藏家谈伟光主编的《报海陶花——老报纸里的宜兴陶瓷新闻》是一本特殊的书。特殊在于它凝聚两代人的心血,萃取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老报纸中有关陶瓷的精华内容结集而成。严格意义上说,《报海陶花》不是书,是由近400篇关于宜兴陶瓷的报纸信息剪辑而成的史料汇编。
这部时间跨度50年的汇编信息内容丰富,包含宜兴陶瓷各个发展阶段的动态新闻、典型经验、技术革新、历史人文等信息,生动诠释了宜兴陶业的前世今生,展示了陶都宜兴曲折艰辛而又振奋人心的陶业改革发展之路,彰显出宜兴人民不畏艰辛、勇于革新、勤劳智慧的精神品质。
报纸是上个世纪的主要信息传播渠道,即时高效记录瞬间,可以说是社会政治、经济运行的风向标。翻开第一页,1952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位置一张照片夺人眼球:一条长长的水泥船,满载一船紫砂陶器,整齐叠放达30层,如船上的一座高楼大厦,重压之下船舷几乎吃到河水。简讯报道陶器正从水路转运全国各地。一张图片,寥寥数语,便将新中国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欣欣向荣的陶业发展,以及人们对新生活满怀的希望与憧憬,呈现眼前。
《报海陶花》按报刊类别、时间次序编排。这些珍贵的老报纸总体得到了精心妥善的保管。第一张《人民日报》刊名上方戳有“上海市人民图书馆虹口公园阅览室”的印章,这是一张从大上海迁移落户小宜兴的报纸。《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汇集一众权威报纸,奠定了这一部汇编的高质量和权威性。某地阅览室、某个图书馆的印章,昭示着旧报纸的来路与出处。为了一张旧报纸,奔波全国各地,谈伟光先生为收集这些报纸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
《报海陶花》里有很多人物访谈、人文历史等副刊文章,如《饱蘸血泪的画笔》《壶天阁主人和他的收藏》《黄金潮淹没不了的……》《宜兴四绝》等文章,出自赵丽宏、郑重、冯英之等文学名家,这些以扎实的文学功底、深厚的学识素养、醇熟的技巧笔法写就的华文,读之感佩。这时,它是一部文学典藏。而从《江苏科技报》等报纸摘编画出产品结构图,对陶瓷型号、规格、用途一一图解,对性能、材质、技术革新作出详细介绍,这时,它又是一部专业教科书。
随着贸易逐渐开放,政府积极推动外贸发展。1988年2月22日《解放日报》刊登“宜兴创汇水平远不及后起之秀佛山,宜兴陶瓷公司呼吁,给我们直接对外经营权”的文章。同年8月19日跟踪报道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自营进出口贸易正式开业,这是该省首批获得外贸进出口自主权的企业,首批海外客户已来洽谈业务。同时段,《新华日报》《文汇报》等纷纷跟进报道,佐证相关信息。这时,这又是一部鲜活生动的时政经济类书籍,精彩程度不亚于热播年代剧《繁花》。宜兴民众百尺竿头、勤勉奋发的精神面貌一览无余。
书中《壶上再现青铜美》《韩美林的陶塑艺术》等美文,又似开设的一堂堂田野艺术课堂。新闻体裁灵活生动,标题更是直达要义,“一枝红杏出墙来”,形容规模不大的紫砂工艺三厂成为陶瓷出口的重点工厂。“你知我知他不能知”报道宜兴陶瓷企业与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等等。短讯图文并茂,消息活色生香。读来生趣盎然,过目难忘。
纵观整部汇编,分明就是一桌陶瓷的满汉全席,原汁原味展示宜兴陶业发展状况及其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态势,比普通书籍有着更胜一筹的灵活性、丰富性、持续性。
宜兴陶业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叶知秋,看似陶瓷,却是以陶瓷为轴心的包罗万象。合上书本,丰沛的时代印记在脑海栩栩如生,厚重的精神力量从心底油然生发。一份感动,万种豪情,那是千千万万宜兴陶瓷从业者、家乡建设者筚路蓝缕,共同铸就的鲜活记忆和文化自信,更是一座拥有着7300年建陶史的历史古城浑厚底蕴的绵延生发。
收藏是谈伟光良好的家风传承,他父亲生前就收集了上万份有价值的报纸,谈伟光继承并发扬光大,利用更为便捷的网络手段,丰富的人脉资源,加大收集力度与广度。“让流落外乡的好东西回归宜兴,让宜兴人民看到自己的宝物”,这是谈家父子共通的朴素的人文情怀。两代人的接力传承,让这些散落星河的记忆,穿越漆黑的时光隧道,汇聚成世人眼中的珠玉。
2023年6月,谈伟光先生个人捐赠的紫砂文献馆揭牌,2023年7月,谈伟光先生老报纸收藏展在宜兴市融媒体中心展出,2024年1月,谈伟光先生老报纸、陶瓷收藏展在宜兴太平天国王府展出。而他个人捐赠的均陶博物馆也在紧张筹备中。是的,老报纸只是他收藏中的沧海一粟。多年来,谈先生倾注热血、耗费巨资,收藏大批珍贵的紫砂、均陶,以及富含历史文化意义的名人信札、报刊、书籍。他将名物精器一一无偿展出。这一场场视觉与文化盛宴,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与致敬,更是对当下与现实的激励与鞭策。
谈伟光先生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持,以生命热情拥抱家乡热土,为延续宜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脉谱写着属于自己、属于家乡、属于人民的光荣诗篇。